第一书记典型材料
**,男,汉族,生于1964年2月,中共党员,**县**镇**村第一书记,2017年9月,被组织调配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对全村脱贫攻坚工作更是刻苦钻研学习、认真深入调研、积极衔接联系、扎实安排部署,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争在先、干在前,深入一线,深入农户,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要求,着力在“补短板”、“破瓶颈”上下功夫,带领全体帮扶干部,发扬“白加黑”、“5+2”的工作精神,坚持一盘棋布局,一条线推进,为推动**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密切干群关系搭起了“连心桥”,切实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2011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6年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真帮实扶热心干部;2020年6月被**县委评为“优秀扶贫干部”。
甘当学生,找准贫困症结。**村位于**镇东北部,距镇政府2.5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4035亩,人均4.3亩,下辖**,高楼子,贺湾三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88户922人。2018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750元。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87人,贫困发生率20.28%。2014—2019年稳定脱贫40户172人,2019年底剩余贫困人口5户15人,贫困发生率为1.62%,全村现有一类低保户4户4人,二类低保户18户31户。所有残疾人42人,其中一二级残疾共18人。虽有农村工作经验,但来到**村,在同镇村干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该村基础设施欠账大,产业发展有量无质,村内矛盾较多,村级组织有待加强。经过多次交流,就如何做好第一书记同村两委的紧密配合、如何求得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而更好开展工作成了他面临的首要问题。对症下药,开展精准脱贫工作贵在精准,而“六个精准”是习总书记对全党、全社会帮扶工作的总要求。作为单位第一责任人、第一书记,既要对自己的帮扶对象了如指掌,也要掌握其他建档户的情况,同时要对全村其他农户情况深入了解。基于职责使命,在村工作之初,便把入户走访作为精准脱贫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入户走访,细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详细记录在工作日志上,摸清户情村情及贫困原因,主要是旧村基础条件差,高楼子新村遗留问题多,部分群众思想情绪大,支柱产业以核桃为主,重载轻管,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多数群家庭收入以务
第一书记典型材料
本文2020-12-25 14:56:27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4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