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20-12-10浏览:2503下载161次收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广阔腹地和重要节点,是我国西向南向开放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于“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成渝经济区涵盖15市、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60万,2018年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以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其北翼、中轴和南翼,分布着成都、遂宁、南充、合川、简阳、资阳、内江、永川、自贡、宜宾、泸州、江津、重庆等城市,构成了成渝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群及交通网络载体。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利于拉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着力提升重庆主城、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战略牵引,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打造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高地,推动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四大地区中,成渝地区是唯一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区位条件,在西部地区都具有领先优势,抓住了这个关键,就能带动整个西部,进而推动全国的协调发展。

合则力聚,分则力散。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较大,统筹区域发展尤为重要,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要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外界寄予了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厚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强抓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