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结合***实际,立足峡谷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主推“造血式”农业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产业扶贫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工作措施
1.以整改为契机,扎实推进产业扶贫项目。组建了局长为组长的产业扶贫指导组,深入9乡(镇)协助做好项目方案编制、技术指导、风险排查、问题整改等指导服务,全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风险排查和问题整改工作,完成各类巡视、调研反馈、成效考核涉农问题整改13项,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全面完成“三个了之”、州局4个百日攻坚工作组问题排查及整改服务指导发现问题整改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61220.36万元,其中投入农业产业扶贫资金共计60198.87万元。采取集体经济+建档立卡户、合作社+建档立卡户、能人+建档立卡户、公司+村集体+建档立卡户及公司+村组集体+能人+建档立卡户多种模式,发展蔬菜、草果、茶树、木本蔬菜、水果、中药材、饲草饲料种植11.92万亩,草果提质增效3.44万亩;建设生猪、黄牛、土鸡养殖基地51个,实现畜禽年存栏新增25.8万头(只、羽);发展中蜂2万箱。
3.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减贫作用。出台《利益联结机制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双绑”机制,突出以养殖、果蔬种植、中药材种植大户、企业为重点,在奖补政策鼓励下,由种养大户、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高档优质生猪生产、商品瓜果蔬菜中药材生产和养牛、养羊等。全市现已发展、扶持正常运营扶贫龙头企业28家,草果、核桃、蔬菜等县级协会8个,农业产业合作社425家、家庭农场17个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
4.围绕1档8条标准,持续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一档八条”标准,深入开展“七改三清”和“四有五净一规范”工作,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市729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一档八条”标准,人畜混居、粪污直排、陈年垃圾裸露等问题得到有效清零,大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自然村公厕建设,基本满足群众如厕需求,共建成三河、浪坝寨、中元、片四河、片马、自把、金满等一批省州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旅游特色村和美丽乡村,其中崇仁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俄嘎村卓旺组被国家住建部命名为美好人居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
5.打造农产品产销对接全链条,持续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我们把农产品产销对接作为全市实施产业扶贫战略的必然选择,以“找市场、育主体、搭平台、推品牌”四个方面为抓手,破解销售难题。一是找市场。扩大公共机构农产品本地采购比例,大力推广“校农结合”,实现农产品就近就地销售积极发挥市场在产销对接中的主导作用;用活对口帮扶城市市场资源,用好省内市场资源,用足市内公共机构市场资源,全面推进产销对接,抓好农产品销售。积极推进怒江“一键通”系统,打通农产品对口帮扶城市销售渠道,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有效衔接。二是育主体。积极培育产、供、销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以强带弱,建立联结机制,将市场主体作为产销对接中的核心,支
2016-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工作情况的报告
本文2020-11-15 15:15:08发表“年终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2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