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县作家协会主席先进个人事迹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8-11-14浏览:2269下载182次收藏

耕耘文田“孺子牛”

——甘肃省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县作家协会主席马晓春侧记

大美康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在这片热土上,在文化田园里,有一位多次被《民族日报晚刊》、新华网甘肃频道、新浪微博九歌微访等媒体报道的修志编鉴“开拓者”、党建经验“传导员”、文学创作“领头人”的文田耕耘“孺子牛”。他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库第二批地方专家,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县作家协会主席马晓春。

修志编鉴“开拓者”

受命挑重担,摸索填空白。2011年11月,马晓春被调任为康乐县志办主任。当满怀信心的他,踏进县志办的那一刻惊呆了!办公设施破损、修志编鉴瘫痪……。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没有叫苦,他以军人(曾经当过兵)敢死拼命的精神,决心一切从头做起,创出一片天地。当他将一摞摞所谓的县志资料抱到州志办审核时,得到的答复是:“全部否决,重头再来”。当面对单位大部分人员不懂业务、不会电脑的现状时,他心灰意冷,无言以对,从头学起,找来《西湖区志》《临洮县志》等反复摸索、借鉴做法,没日没夜地钻业务知识、学电脑操作,从篇目设置到资料收集、从修改志稿到排版设计,眼睛时不时地布满了血丝,常常得到家人的责怪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设置的《康乐县志(1986——2005)》篇目、完成的县志初稿得到了州志办领导专家的好评,称赞为修志临夏速度。从几叠近百万字的资料到完成80万字的《康乐县志(1986——2005)》初稿,再到65万字的评审稿、52万字的评议稿、41万字的送审稿……,从省州志办审读提出的近800条余意见修改完善,再到召开审读意见反馈会、评审会、评议会……,累计收集补充资料330多份,纠错1600余处,拍摄照片380余张,删增字数近10万余字,终于使全州后进的县志编修一跃成为中上名次,二轮修志实现时间质量大提速。同时,指导出版了《康乐军事志》《康乐县第一中学校史》,审读了《东乡县志(1986—2010)》《临夏县志(1986—2010)》《广河县志(1986—2010)》《政协康乐县委员会简史(1950.1—2016.10)》,提出意见建议500多条。编审出版了《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三卷》《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四卷》。

为填补年鉴编辑空白的现状,他学习借鉴《天水年鉴》《南漳年鉴》,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主编设篇征稿件、组稿严把关、排版细设计、总纂抓通稿“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做到封面一年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一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连续出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县作家协会主席先进个人事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