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有企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辅导报告
大型国有企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辅导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今天的党课,我以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重点,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党的十九大精神,主要包括十九大代表构成情况、大会的主题和议程、十九大报告的形成过程、基本框架和主要精神、党章修正案、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精神、关于中央“两委”人事安排等内容;二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瞻仰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情况,重点讲讲“红船精神”。我们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定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特别要学习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一、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代表构成情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280人(原来确定代表2287名,在审查阶段,查出有7名代表不合适做十九大代表,被取消代表资格),大会应到代表和特邀代表2354人,实到2336人,代表着全党8900多万名党员和450万个基层党组织,组成38个代表团。十九大代表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突出基层导向。代表中生产和工作一线党员占33.8%,比十八大时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工人党员占8.7%,农民党员占3.8%,专业技术人员党员占12.4%。二是年龄结构合理。代表平均年龄51.8岁,比十八大时下降0.2岁,年龄55岁以下的占70.6%。三是文化程度较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4.2%,比十八大时上升0.7个百分点。各个时期入党的都有代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入党的占87.8%。
(二)大会的主题和议程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大会的议程主要有:听取和审查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十九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三)十九大报告的形成过程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之后,党中央专门成立报告起草组,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审议报告稿。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报告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征求意见人数4700余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6次座谈会。起草组还听取了部分老同志的意见。党中央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可以说,报告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的过程。十九大报告是民主集中制的产物,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报告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九大报告共分4个板块、13个部分。第一板块包括导语和第一至第四部分,是报告的总论,分别阐述了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第二板块包括第五至第九部分,分别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论述和部署。第三板块包括第十、第十一、第十二部分,分别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对外工作作出部署。第四板块包括第十三部分和结束语,论述党的建设,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总要求、作出新部署。
(五) 十九大报告的主要精神
报告凸显了五个重大:
1.重大历史成就。报告论述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强调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化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可以概括为“十大历史性成就”: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二是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
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四是法治中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民生改善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六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贯彻有力,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八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强力推进,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九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
十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公司党委按照上级要求,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自选动作突出创新,取得了较好效果,广大党员、领导人员宗旨意识、党性观念、工作作风都有了很大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
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报告中,对工作中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挑战也进行了深刻分析。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二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早在党的十七大,就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次党的十九大又拓展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覆盖面更大,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是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
四是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五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
六是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
七是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我们也存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各级领导人员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不想担当、不会担当、不敢担当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对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个方面问题,我们要对号入座,增强问题意识、危机意识,实事求是地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千方百计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2.重大政治论断。第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大会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报告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历史意义就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时代意义就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界意义就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同时,报告对“新时代”的内涵进行了解读: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第二个重大政治论断:报告科学阐明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科学论断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群众需求、社会生产供给发生的结构性变化。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愈发凸显,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个科学论断也牢牢把握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3.重大指导思想。报告鲜明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用“八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首次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一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五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六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七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九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十一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二是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三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过去讲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概括为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问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基本问
大型国有企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党课辅导报告
本文2018-03-21 08:10:57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30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