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场监管局保障食药安全优化市场环境综述

栏目:模板范例发布:2017-03-17浏览:3015下载157次收藏

2016年是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也是市场监管系统上下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的开拓年。一年来,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思想转轨、工作转型、作风转变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主线,围绕服务全市大局、保障食药安全、优化市场环境三项工作重点,突出固本强基,强化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市市场环境日益优化,食品安全形势日趋向好,全年无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
服务中心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管服并重,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按照上级部署,2016年该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行工商注册便利化,落实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等改革举措,做到了材料齐全,执照立等可取。截至到2016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7967户,同比净增8385户,增长率21.18%,完成目标的101.09%。
助企融资,扶持企业走出困境。全年办理股权出质28件,动产抵押物登记98件,合计为企业融资148亿元,完成目标80亿元的185%。
商标培育,打造xx过硬品牌。2016年冀东普天线缆有限公司“冀东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驰名商标零的突破。截至2016年底,全市注册商标总数达1109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件,河北省著名商标28件,唐山知名商标24件;2016年新增注册商标215件,包括中国驰名商标1件,河北省著名商标5件,唐山知名商标9件。
着眼实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该局积极支持食品医药产业的发展,帮助天圣制药、安卓(北京)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保障了xx在唐山市项目观摩中第一名的名次;帮助葵花药业、艾驰生物顺利通过现场核查认证;帮助英诺特、百善两个企业迎查合格达标。通过聚集区整治和加大监管力度,发展食品企业12 户,推动了我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同时我局还完成市下达招商引资任务1.56亿元,完成目标的156%。
铁腕治污,合力共筑碧水蓝天。该局通过规范烧烤经营行为、取缔燃煤大灶、推广油水分离器、油烟净化器等手段,引导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减少污染物排放; 按照唐山市要求,对13家露天矿山进行集中整治,吊销营业执照2户,注销登记4户,营业执照变更登记7户;围绕煤炭成品油监管,先后开展了煤炭市场联合执法、煤炭成品油质量抽检等6项专项整治活动。全年抽检煤炭125批次、汽柴油131批次,查处销售劣质煤炭、成品油案件67起,罚款87.26万元。
夯实基础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健全检测体系,加大抽检力度,为靶向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该局建立了机关为龙头、分局为基础、企业为补充的三级食品安全快检体系,引导食品经营单位定期为群众提供免费快检服务;突出问题导向,高质量开展食品抽检工作。全年抽检各类食品及相关产品2316批次,其中不合格305批次,不合格率13.17%,全部依法依规处置到位。
严格许可标准,借力创建活动,全力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该局从市场准入入手,严格餐饮经营户现场核查标准;围绕餐饮服务总体水平的提高,开展量化分级、明厨亮灶、清洁厨房等系列创建活动。全市1263家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完成量化等级评定以及明厨亮灶、清洁厨房创建任务,7家被评为唐山市清洁厨房示范单位,完成两会、里约奥运会亚大拳击赛、轩辕阁开阁等10次重大活动保障工作。
持续发力,提升生产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安全整治行动高潮迭起。该局先后开展了粉条、生鲜猪肉、豆制品等专项整治,关停56家无证粉条生产加工厂。通过帮扶指导,10家粉条加工企业获证,1家正在升级改造;对南北两个市场的生鲜肉经营者进行统一规范,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样力度。抽检生鲜猪肉165个批次,查处销售注水肉案件6起,罚没款8万余元。食品储藏环节得以规范。开展了外设仓库登记备案工作,加强冷藏冷冻食品监管,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严防过期冷冻食品及变质食品流入市场。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双提升”工作扎实起步。督促市场主办方认真履行市场管理义务,监督市场主体严守经营规范,保障食品安全;对南北两个市场实行驻场监管,对批发户和零售户实行分类监管,加大监督检查频次,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食品三小监管稳步推进。以《三小监督管理条例》为支撑,以“双清”“扫雷”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与教育、城管等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督促登记备案,持续规范经营行为。累计完成“三小”登记备案1146家,其中小作坊83家,小餐饮189家,小摊点874家。
强化责任意识,夯实工作基础,药械保化监管更加有力。药械监管有条不紊。突出源头监管,严查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室、药用辅料生产企业,重点督促指导落实特药双人双锁、专账专册、账物相符等管理制度,切实防范国家重点管制药物生产经营风险;推进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分类分级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依法高效完成日常检查任务,努力做到执法无死角、监管全覆盖。药品流通监管扎实有效。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药品gsp认证及跟踪检查,积极配合省、市局飞行检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条件;认真组织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质量。累计收集药品不良反应514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20例,其中新增不良反应报告252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28例。保化监管有序推进。突出经营主体资格监管,全面落实化妆品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突出抓好保健食品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工作;突出化妆品经营资质、索证索票、台账管理等重点,推行“一书一单”监管模式,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对保健食品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功效、重点区域,建立起发现问题、查处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链条闭合监管体系。
此外,该局还先后开展扫雷、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中药饮片专项整治、食药安全隐患大排查等专项行动40余项,查处各类食品药品案件261件,罚没款318.54万元,先后有7起案件入选河北省、唐山市季度典型案件;建立了食品从业人员培训考试制度,累计组织从业人员考试45场次,参考人员达9400余人次。
加强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开展企业信用监管,筑牢诚信经营体系。一是市场主体年报渐入常态。全市内资企业年报率为91.38%,外资企业年报率为94.83% ,个体年报率为97.28%,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为96.25%,市场主体年报率综合排名位居唐山市各县(市)首位。二是完成1097户市场主体公示信息“双随机”抽查工作。将无法通过登记住所取得联系、公示信息中隐瞒真实情况及弄虚作假的191户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公示。三是深化格式合同行政监管。全年收集合同格式条款文本138份,检查企业61户,查办案件17起,罚没款6.6万元。四是实施食品药品黑名单制度。已有10户违法生产经营者被纳入“黑名单”,通过限制准入、逐出行业、吊销执照等手段,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进一步规范了我市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开展市场秩序优化专项行动,夯实公平竞争基础。一是开展“护公平、促发展”集中整治行动。以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严厉查处强制交易、强制服务、差别待遇等限制竞争案件,累计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10起,罚没款15.3万元;虚假宣传案件3起,罚没款4万元。二是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集中查办了一批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共查办商标侵权案件42起,罚没款42.2万元;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案件154起,罚没款152.5万元。三是以损害消费者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领域的严重违法广告为重点,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行为。累计约谈媒体1次,查处广告案件2起,罚没款1.4万元。四是深入推进网络市场监管,围绕网络经营主体数据检查、电子链接标识核发、网上亮照检查、信用分类管理、网络案件查处等五项主要业务,及时发现和查处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已审核通过136条贴标申请,已贴标企业110家,贴标亮照率达到85%,查办网络违法案件3起,罚没款1万元。
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年接待消费者咨询6400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569件,举报249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50.54万元,2016年荣获“全国消协组织先进集体”称号。
食药安全,关乎生命健康。市场监管,关乎国计民生。新的一年,该局将以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己任,进一步加强食药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促进市场环境优化,为建设“魅力水城、绿色xx”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场监管局保障食药安全优化市场环境综述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