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涉土领域违纪违法案例特点成因以及预防对策研究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02-28浏览:2483下载191次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各种产业发展用地需求骤增,在利益驱使下,涉土领域违纪违法呈现出上升态势,既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又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及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们通过对近年来系统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例进行归类梳理和分类,对受贿、贪污、渎职等国土领域最常见的违纪违法现象的发案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思考如下。
一、当前国土关键环节发案特点
(一)土地征用与收储环节。一是贪污虚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和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款项,改变补偿标准,侵吞、私分、挪用征地补偿款。二是在审查拆迁补偿资料时把关不严,造成国家资产流失。
(二)土地整理环节。一方面,部分平台公司在未解决储备土地权属来源情况下就将其用于抵押融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法律风险,构成国土管理工作的一个风险点。另一方面,建设方为谋取暴利,金钱铺路,想尽办法贿赂握有实权的国土工作人员。如原金堂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郑文忠因收受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处罚金50万元。
(三)土地出让环节。一是违反土地市场公开的原则,规避“招拍挂”,通过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帮助用地单位节约用地成本。二是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中弄虚作假,为关系人量身定做“前置条件”,甚至人为抬高出让门槛,或缩减挂牌时间,或故意泄露内幕信息,将土地出让给特定购买者。三是违规同意关系人缓缴土地出让金或帮助关系人加快土地“招拍挂”程序。如原大邑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王煜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四)登记发证环节。一是违反法定程序和条件批准征收、占用土地及登记、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二是弄虚作假,非法转让土地。三是非法改变土地原用途转而用于房地产开发等暴利行业,或操纵土地评估以使关系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涉土领域违纪违法案例特点成因以及预防对策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