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对全市开展禁放工作进行战前总动员和总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凝聚合力,不断厚植城市文明根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刚才,4个部门和1个街道作了表态发言,加权同志宣读了《实施方案》,群山同志与5个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希望同志们回去以后认真抓好落实,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信任与期望。市委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我们着手谋划和制定方案过程中,市委胡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明确的具体要求,给我们划出了清晰的“路径图”,今天胡书记也亲自出席大会。同时恩平主任、兴涛主席也出席大会。就单项工作来说这就是最高级别的会议,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下面按照我对胡书记有关要求的理解在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白“为何禁”
作为乡土中国特定环境里形成的民俗,燃放烟花爆竹在今天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无法承受之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一些地市就已出现了烟花爆竹“禁放令”,在“放”与“不放”的博弈中,时至今日已有至少140个城市对烟花爆竹采取了全面禁放规定【上海、武汉、南京、张家港等城市已经实行全面禁放,包括春节】,530多个城市采取了“限放”规定【合肥、六安、马鞍山等】,禁燃禁放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管理者的共识,对我市来说:
实行禁放,是建设“生态之城”的内在要求。生态是巢湖最闪亮的名片。无论是“三面青山一面湖”的资源禀赋,还是“蓝天常驻”的靓丽品牌,都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这样的资源优势、这样的大气的环境,我们在接待投资商、接待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时候,我们都能切身的感受到。如果要说我们城市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如果要说我们城市的竞争力在哪里,生态是个重要的资源。当前,烟花爆竹的响声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重,已成为城市“公害”,燃放时除产生大量刺激难闻的硫磺气味外,还会使局部空气的污染指数上升10倍以上,是pm2.5出现“爆表”、城市发生雾霾的重要元凶。可以想象,一个烟花爆竹之声不绝于耳、四面“霾”伏、满地“炮灰”的城市,既不可能获得本地居民的广泛认同,更不可能赢得外地客商的青睐。
其次实行禁放,是推进“四城同创”的大势所趋。燃放烟花爆竹是良习还是陋俗,这一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已逐渐走出意气之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市民在婚丧嫁娶、乔迁新居、春节期间因为要面子、讲风水、摆阔气、讨彩头,无序无节制地燃放烟花爆竹,将传统习俗演变为祈祷福祉、显露财富、相互攀比的活动,烟花爆竹的美好寓意被过度“放大”,成为文明发展中的孤岛;燃放时“硝烟四起”、燃放后遍地狼藉,不仅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更损害了城市对外形象。这些都严重背离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的要求,燃放烟花爆竹与我们“四城同创”是对立的,都是“扣分项”,禁放已到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之时,这是社会的认同,也是一大部分市民的认同,不能在埋怨、不能在抱怨,已经到了该下手的时候了。
再次实行禁放,是维护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良好的公共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燃放烟花爆竹除了能够热闹一时之外,对我们的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严重破坏了广大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每年,我们都能在各类媒体中看到因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事故和人身伤害事件【大家可能还记得,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因燃放烟花发生火灾,过火面积10余万平方
在2017年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7-01-16 10:13:30发表“动员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9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