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级党代会工作报告
新使命 新目标 新作为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中共额尔古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额尔古纳市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各项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这五年,是发展质量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多、干部精神面貌佳的五年。
――这五年,我们听党话,跟党走,政治方向坚定正确。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呼伦贝尔市委三届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委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种意识”,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重新审视和思考在新常态下的工作定位,准确把握额尔古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保中央、自治区和呼伦贝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在额尔古纳落地生根。
――这五年,我们谋发展,求突破,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各项指标攀升突破,项目建设规模与速度不断刷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增速高于全国、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这五年,我们破瓶颈,增活力,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推出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梳理行政权力事项3780项,并全部向社会公布。推行并联审批,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改革成果519个,承接自治区、呼伦贝尔改革试点6项,全部完成计划任务。
――这五年,我们转方式、强产业,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加强三大基地建设,主导产业提档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37.6:25.1:37.3调整为33.4:28.2:38.4。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规模壮大。农业机械化生产率达95%,粮油累计产量达47.8亿斤,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到50%以上,鲜奶累计产量达61.7万吨。 荣获“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连续5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县”称号。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力推进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17.6亿元,创建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获批。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亿元。“休闲度假、参与体验、娱乐购物、健康养生”高端特色旅游基地逐步成型。口岸经济日益繁荣。与俄罗斯涅区、普区和红石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获得ata货物暂准免税通关授权。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境外合作项目取得突破。进出口货物年均增长24%,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6%。开展了政府间互访、民间互动,促进与俄方在旅游、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这五年,我们强基础、补短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市区砼路13.1公里,巷道21公里,市政管网55.6公里。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新热源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先后建成,“四馆”相继投入使用,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投资62.5亿元,完成11条公路建设,通车总里程达1922公里。完成10座危桥改造任务。高标准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覆盖全市73个村(场、队),农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乡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5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名镇,4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这五年,我们守底线、严保护,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投资5.2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已通过国家环保部技术评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重点区域绿化4751亩。实施禁牧面积204.5万亩,草畜平衡面积559.31万亩。坚决做好水域清理工作,依法打击私捕、滥捞、乱拉网、河道内私搭乱建、采砂等行为。投资1390.55万元,加强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严厉打击非法采挖、收购、运输野生药材和狩猎行为。环境监测、保护力度明显加大,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74平方米,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这五年,我们惠民生、解民困,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事业累计投入39.1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6.33%,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创业就业、百姓安居和人才强市工程。发放低保、救助、救灾等各类保障性资金1.7亿元,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投放创业贷款9462万元。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2379人实现脱贫。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特色培训,城镇新增就业7142人。两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建设保障性住房64万平方米,完成棚户区改造1741户。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高,获评自治区级卫生城。积极推进平安额尔古纳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预防、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内蒙古俄罗斯族研究会获得“全国优秀学会”称号。
――这五年,我们抓党建,聚合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全面加强。全面加强思想文化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统筹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型党组织和基层大讲堂建设,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巩固壮大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着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政关,一线用人,“赛场选马”,提升了选人用人公信力,提高了干部群众认同度,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选派干部到上级部门、发达地区、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严肃整治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加强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加大对超职数配备、档案不规范、违规兼职、“吃空饷”等问题整治力度,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村、社区“两委”班子整体结构明显改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推广“456”工作法、“532”工作法和“帮代办”服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努力提高基层组织保障水平,提高村、社区工作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和“两委”正职基本报酬、离任干部生活补助。加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到位,定期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
2016年市级党代会工作报告
本文2016-11-14 12:03:57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9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