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栏目:党会党课发布:2016-06-24浏览:2623下载278次收藏

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干部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同志们: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今天,我主要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党规,就做合格党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交流。  

    做合格党员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第一个纲领就规定:“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提出了党员入党的五个条件。延安时期,我们党较完整地提出了“良好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即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做群众模范、学习等。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他概括了新时期合格党员应该具备的“五种精神”,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精神、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先后提出“20字”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四个铁一般”、忠诚干净担当等一系列重大而明确的要求。纵观我们党95年的奋斗史,党员“合格”的标准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有所侧重,但坚定的信仰追求、严格的纪律约束、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担当精神是贯穿其中不变的要求。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央提出合格党员要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这与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内在一致,是对新形势下党员“合格”标准内涵的深刻揭示。我们要以此对照、衡量自己,争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干部。  

    一、讲政治有信念,重在学习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做到政治合格  

    党员的第一身份是政治身份。做合格共产党员,最根本的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政治意识,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党的领导这个政治方向;大局意识,就是要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核心意识,就是要坚决维护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看齐意识,就是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自觉主动地向党中央看齐。这“四个意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党员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重要的是看这“四个意识”强不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没有成效,也要看这“四个意识”在党员干部中有没有牢固树立起来。  

    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首要的是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学好系列讲话,我体会,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深理解。  

    一是坚定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系列重要讲话的全部内容都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来展开。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鲜明提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他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总书记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从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出发,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将怎样往前走,我们党担负着怎样的历史责任、将沿着怎样的轨迹前行等根本问题,指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把讲话贯穿的政治立场作为聚焦点,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鲜明的时代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  

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当今时代正处于一个加快  

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面对全球  

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层较量和博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会遇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总书记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加进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薪的  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系列重要讲话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为重要立足点,从世界格局演进中把握中国方位,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发展趋势,既坚定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又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分析和科学回答了我国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行动指南。  

    三是巨大的实践价值。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习  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治国理政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  略新思想,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谱写新的篇章。以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在执政理念上,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  专访时明确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  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发展理念上,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  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  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  然选择、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新发展理念坚持  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又一重大  创新。以新战略开拓新局面,总书记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视察江苏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活力之源;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全面从严治党是巩固党执政根基、保持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所在。“四个全面”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顶层设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强调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突出了小康建设重在全面的本质要求;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思想,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新征程;提出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培养选拔好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思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出新步伐。这些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四是科学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登高望远,既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向,又从实践层面明确了发展的理念思路、重大举措和动力保障,体现了恢宏的战略思维。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新发展理念,从把握经济发  

新常态的大逻辑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八项规定”到全面从严治党,都贯穿了直面中国问题的实践论、人民至上的历史主体论、相互促进和协调推进的方法论,体现了科学的辩证思维。系列讲话在继承中创新、在坚持中发展,用新常态概括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实践,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非凡的创新思维。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面对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决不能盲目乐观、掩盖矛盾、  回避问题,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  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一些,体现了深刻的底线思维。  这些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务实的思想作风,使系列重要讲话富有强 大的思想渗透力和精神感召力。  

政治合格,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当前,我国实现民族复兴遇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遏制渗透,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十分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员干部的思想必然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和冲击,做到政治合格面临许多现实考验。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在增强“四个意识”上做到头脑十分清醒、态度十分坚决、行动十分自觉。  

一是政治方向要把得更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每个共产党人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最初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靠什么站到了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早期党员中有很多人都衣食无忧,是什么让他们抛弃了一切投身于党?面对血雨腥风、残酷惨烈的考验,他们哪里来的勇气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江苏是孕育红色基因的地方,在南京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以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信仰、忠诚、为民、担当”的真谛。“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的邓中夏、为了共产主义舍得付出一切代价”的恽代英、“为党随时献出一切”的孙津川、“粉身碎骨向光明”的李得钊……他们的人生经历各有不同,但都共同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最近南航教师徐川在“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微博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真诚自然、发自肺腑说出了自己入党的心路历程,解答了当今大学生群体入党时面临的困惑,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和共鸣,徐川就是从学院党委书记毕可友同志信仰坚定、不徇私情的实际行动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坚定了入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认为故事讲得好,是“两学一做”的好例子。人们常说“山无脊梁会塌,人无脊梁会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紧紧扣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和灵魂,把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终身不变的坚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初心、不忘初衷,筑牢精神之柱、扎牢信仰之根。  

二是政治立场要站得更稳。增强“四个意识”的落脚点是增强看齐意识。每个党员干部都姓“党”,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就是要坚定站在党的立场,坚决自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现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总体上是“看齐”的多,“看不齐”的情况也有,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说三道四、搞变通;有的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行动松垮、作风拖拉、落实不力等等。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这种统一、团结、一致的基准就是党中央、就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每个党员干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