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思考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6-05-24浏览:2753下载255次收藏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是直接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兴衰的社会公益事业,倍受各级领导和老百姓关注,边疆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我县教育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基本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学校的校舍建设基本满足教学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如何创新和优化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已经成为xx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认真调研,认为只有加大教师补充力度,优化教育管理才能逐步提高教育质量,办社会满意的教育。  

一、基本现状  

目前,全县有小学378所,其中完小85所,另有教学点229个,其中一师一校点151个;有初级中学15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一所,师进校、职校各1所。本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41095人,入学率达95.3%;初中在校学生18812人,入学率达99.25%;高中在校学生2481人。全县现有教职工2855人,专任教师2694,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65人,小学专任教师 1006人,中学专任教师 874人。教师合格率小学96.95%,中学94.62%。  

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形成了“党委重教、政府兴教、社会支教”的良好氛围,为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县校舍面积达344441平方米。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校学生数逐年增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高考录取人数逐年攀升,2008年重点上线人数比2007年翻了一翻。  

二、主要问题和现状分析  

教育管理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只有认真分析现状,找准问题,逐一解决,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师资总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较为突出  

1、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全县现有小学在校生41095人,按师生测算标准1:19的比例,缺教师近1000人;现有高中在校生2481人,按测算标准1:12.5的比例,缺教师34人;幼儿在校生4048人,按测算标准1:7的比例,缺幼儿教师400多人。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一是教师队伍每年正常减少80—100人;二是连续几年来小学新教师补充数量太少;三是学生高峰期的到来。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甚至无法开课,严重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一是体现在年龄结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两个方面,这些老教师无论在理论素质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上,都不能适应课改后新教学研究的要求;二是我县农村小学现有代课教师412名,占农村小学教师总数的40.1%,代课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27.9%,学历最低的是小学文化。三是教师专业起点低,农村学校现挑大梁的教师主要是过去的高中生、函授生、委培生,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太少。四是教师素质差距很大。特别中学,初中教师职前专科学历的不足50%,高中职前师范院校本科学历的教师不足30%,还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职后学历未达标。师资状况十分让人担忧。  

3、有效遏制教师队伍外流难度大。一是由于我县教师待遇与内地县市相对比存在较大差距,加上内地初高中办学规模扩招,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导致一大批人才外流,尤其是高级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外流特别严重。二是刚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学校任教,由于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等多方面原因,在教学上刚入门和胜任工作,就纷纷要求往外调或改行,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三是特岗教师招聘范围广,思想不稳定,每年都有辞职的。  

4、教师待遇相对滞后。一是在经济待遇上偏低,特别是山区学校根本无福利可言。二是在生活待遇上偏低,乡村教师特别是寄宿制学校住校教师较多,教师住房紧缺、简单,问题十分突出。乡村教师仅靠自己的月工资租房生活和工作,造成教师生活负担过重,影响到教师工作积极性。三是在培训待遇上偏低。培训学习也是一种待遇,教师培训经费不足。立足校本培训外,在农村,由于长期人员紧缺、工作任务重,教师外出培训、提高的机会极少.  

5、专业教师十分紧缺。一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