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守住民生底线 创造美好生活(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16-04-14浏览:2555下载250次收藏

  

守住民生底线 创造美好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阐明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方针原则和工作重点,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决心和信心。  

一、习近平同志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福利的历史。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全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前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共筑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衡量“中国梦”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逐步提高,能否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能否让老百姓的生活充满阳光、尊严、幸福和希望。  

(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守住民生底线 创造美好生活(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