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建设管理运营情况经验交流材料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总结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启之年。这一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出了大量工作,并获得众多荣誉,如“百佳孝星、敬老文明号评选、先进协会的建设”等等。全县共发放尊老金1542万元,惠及老人3.1万人;意外伤害保险突破10万人,覆盖率达44.13%;建设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2个,老年关爱之家10个,托老所7所;建立1所专业型的老年艺术学校,6所村级老年学校;发展和培育了4个基层老年优秀文艺团队和30多个基层老年健身团队。应该说这一年是“硕果辉煌、经历丰富、历程艰辛”的一年,也是“制定政策、谋求发展、解决难题”的关键一年。
我县关爱之家自2012年起开始建立,因胡集关爱之家的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和实用性而备受推广,并在全县广为复制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县已经建立关爱之家31所,近2000个老人在这里安详晚年。经过四年的探索,我县农村关爱之家已经由最初的“政府提供庭院,老人自带米面,互助养老,合伙做饭”的模式转化为“集中新建,低价供水供电,托养互助养老”;服务形式上也由原来的“村干部志愿服务”发展成现在的“老人结对关爱”;供给模式上由原来的“政府一包揽”到现在的“种植、养殖、小商品代加工补给”,这种老人抱团取暖,集中居住互助的养老模式,使我县逐步走上“养、护、助”功能齐全的养老机构服务体系,促进老人身心健康,有益老人晚年幸福。
一、因势利导,打造多元化农村关爱之家
( 一)顺应城乡一体化,打造”村建集中居住区式关爱之家”
近年来,我县通过组织开展“三促四化”工作,结合“三集中”计划,积极争取农村土地集中奖补资金和项目扶持专项资金,推进社区集中养老居住点建设,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衰退,缓解大家庭代际矛盾,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满足了老人“不离乡”的养老心理,有助于老年人安度晚年。我县庆安镇前徐社区、睢城街道的韩二社区、姚集镇石碑村和双沟镇官路村、邱集镇邱集村和大庄
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建设管理运营情况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2016-04-14 10:20:03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