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某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2016年某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同志们:
市政府对人力社保工作高度重视,今天陈市长亲自出席会议,等下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代表市人力社保局党组,向大会报告三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2015年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人力社保事业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市人力社保系统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改革新要求、人民新期盼,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着力破解各种难题,全面推进人力社保各项工作,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二五”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全市人力社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发展、保障民生”这一主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一些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市局获评全国优秀职工之家、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医保中心入选万人评议满意单位,经开区社保分局服务大厅入选全市十大效能示范岗位。全年工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1、聚焦双创主题,搭建双创平台,首届创博会大获成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我们顺应这个潮流,率全省之先举办首届温州创业创新博览会,观展人数达到5.6万人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熊建平、徐立毅、钱三雄、陈建明等省市领导均作出批示肯定。一是集中展示创业创新项目。主会场设置名家技艺展示、科技创新展示、中小企业服务、电商产品招商、金融理财服务、出国留学咨询等六大主题展区,400多个创业创新项目集中亮相,受到市民广泛关注。同时,展会期间还举办了中国•温州第二届创业高峰论坛、“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大赛温州选拔赛决赛、温州十大创业创新领军人物评选等活动。二是有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据统计,主会场达成合作意向370多项、涉及资金3.98亿元。两个分会场也收获颇丰:在中国•温州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洽谈会上,148名海外人才带着125个创新项目到温州找婆家,共达成合作意向82个,现场签约20个。在2015年温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上,有413家企业参会,提供10000多个就业岗位,共有8700人进场求职,现场达成意向1100人。三是大力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创博会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和自媒体进行立体式、全覆盖宣传,新华网、浙江日报、浙江广播电台等国家和省级媒体刊播报道20多条,浙江新闻客户端滚动播报8篇,温州日报、温州商报等市级主流媒体开辟创博会专栏、刊播报道共120多篇,“温州发布”、创博会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刊发报道30多篇,营造了创业创新浓厚氛围,展示了创业创新良好形象。
2、推出政策礼包,强化精准服务,就业创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1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143.17%;城镇登记失业率2%,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全省平均水平是2.93%。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牵头起草了市政府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实施意见,为重点创业人群提供25项新政优惠大礼包。临时性下浮社会保险费缴费比例,减征社会保险费3.66亿元,有效减轻4万多家工业企业的负担。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发放稳定岗位补贴1.16亿元,为5779家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提供有力支持。二是突出抓好重点人群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打好支持网络创业、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见习活动等组合拳,温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7.5%。全力推进再就业工程,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6406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创业,全市各地“淘宝村”纷纷涌现,文成县全省农村电商创业试点工作成效明显。三是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巩固扩大“周有早夜市、月有综合性招聘会、季有交流大会”就业招聘平台,全年举办各类网上网下就业招聘会316场,提供就业岗位16.98万个。推进就业服务管理权限下放,外国人就业审批管理权限除市本级和经开区外全部下放到县(市、区),《就业创业证》制发权限下放到高校就业部门,切实方便就业创业者就近办理。完成创业园、导师库、项目库和创业师资库“一园三库”信息建设,开通温州就业创业服务网,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四是强化创业就业培训。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3618人,进城务工农民培训59334人,创业培训5349人。
3、坚持需求导向,突出高端引领,政府人才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抓好人才智力引进。深入实施“580海外精英”引进计划,组团赴欧美及香港、杭州、成都等地举办温州专场人才招聘会21场,新建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4个,引进海外工程师23人,入选“国千”计划6人、“省千”计划14人;执行引智项目124项,入选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4项,引进外国专家151人次;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级工作站17个,新设省级站数相当于过去10年的建站总和。二是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省市系列人才培养工程,资助551人才各类科研项目394.7万元,选派31名551人才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进修,聘请30名专业领域专家担任551人才导师。扎实做好人才评选推荐工作,评选“优秀聚才企业”10家、“爱才企业家”
10名,选拔享受市政府津贴人才10名,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率全国之先试行网络编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网络作品文章首次纳入部分专业职称评审论文范畴。继续推进职称外延延伸评审,汽摩配、泵阀、包装等16个支柱产业培养专业人才7000多人。三是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全国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精心组织全市职业技能大赛,赛事涉及117个比赛项目,参赛选手超万人,带动5万多人开展岗位练兵。强化评审表彰工作,新增“首席技师”49名、技能大师工作室25家,评选“瓯江技能大奖”10个,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1515。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组织260多名高技能人才赴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进修,选送一批高技能人才赴欧洲、台湾进行技艺培训。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2.27万人,职业技能鉴定9.92万人次。四是抓好企业人才服务。落实人才工作联系制度,举办企业人才工作业务培训会,帮助解决企业各类难题90多个,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8000多名。
4、补齐政策短板,发挥托底作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一是抓好社保扩面。大力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基本建成基础数据库,工作进度居全省第二,获得全省最高以奖代补资金717万元。全市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06万、基本医疗保险4.42万、失业保险
2016年某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本文2016-03-09 21:45:51发表“工作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8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