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6-01-12浏览:2499下载203次收藏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的调研报告  

   

农业是重要的生命产业、生态产业,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当前xx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今年1月,xx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我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契机,我带着“如何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课题,开展了深入的思考和调研,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现就我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汇报如下:  

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全市耕地面积176.8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12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8元。全市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得分77.09,位列全省第二。总结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亩均产出大幅提升。我市依托xx的区域优势,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了xx天鹏集团、xx朝阳集团、江苏阳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江苏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华顺工业食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培育出隆元大米、阳山水蜜桃、阳羡茶叶、马山杨梅、璜土葡萄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其中,阳山水蜜桃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隆元大米荣获国家名牌产品,农业产出效益大幅提升。2011年,我市农业亩均增加值达696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全市市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达132个,其中省级名牌产品27个,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21个和4个。  

二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我市结合万顷良田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工程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田标准化改造,全市高标准农田比重达56%。全面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85%。大力推进钢架大棚、现代水利、喷滴灌等设施建设,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到13.57%。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智能农业示范项目为重点,推动了现代传感技术在我市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宜兴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水产养殖环境智能化监控项目成效明显。  

三是规模经营不断扩大。现代农业园区有效集聚土地、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也是xx现代农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我市着力打造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土地资源整合和集约规模经营,并不断调整和优化现代农业园区布局,目前全市拥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家,规模农业园区124家,直接经营面积达35.4万亩,农业园区化比重达到20.1%。  

四是新兴产业迅速壮大。注重把创新培育生物农业作为发展农业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来抓。2010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大力发展生物农业的战略部署,将其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充分保障,重点发展生物育种、生物食品、生物(动植物)反应器等八大产业类型,创立生物农业“130”人才计划,累计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74人,引进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大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市105家生物农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32亿元,同比增长23%。新兴产业发展有力的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2011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51%。  

五是农业功能有效拓展。积极配合太湖治理,按照市委、市政府“治太保源”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源头控制、强化治污”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通过组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施用工程、农田氮磷生态拦截工程、规模畜禽场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全市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较大改观。2011年,全市化肥、农药施用量比2007年分别下降22.7%、28.8%。同时,结合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全市累计建成15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25个市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在前期调研与基层同志、农业企业家的交流中,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要加快推进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xx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人均耕地面积仅0.4亩,农业发展受到的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制约,面临着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重要课题。二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偏低。xx人多地少,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总体上比较粗放。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偏低,区域产业和品牌缺乏有效的整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不强。三是农业科技化水平偏弱。一方面,xx区域内缺乏农业高等院校和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各级政府和农业企业与省内外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多层次的科技合作,但总体上这些合作紧密度不够高、针对性不够强,多数以引进、推广为主,农业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另一方面,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大大弱化,而新的推广服务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缺乏强有力的农业科研、示范、推广等方面的服务支撑。四是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兼业化趋势明显,缺乏有效的经常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我市城区农业劳动力以外来农民为主,相关培训难以跟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迫在眉睫。因此,必须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探索创新,加快打造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农业,率先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