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资源环境审计若干基本概念辨析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15-10-21浏览:2449下载155次收藏

资源环境审计若干基本概念辨析


【摘要】根据对中国知网的检索,辨析了环境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分析了其内在联系,进而分析了以上概念演化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环境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一、引言
资源环境审计起始于西方上世纪70年代的环境审计,1992年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政府环境审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国家已经有较成熟的资源环境审计指南。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起步,国家审计署在1998年开始设立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以后研究成果和审计实践项目逐年增多,审计的领域从生态环境审计,逐步拓展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环境(如2009年开展“三河三湖一海”水污染防治审计)、大气污染、工程建设环保审计。学术探讨逐步由资源环境审计的本质、职能扩展到环境、假设、动因、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审计方法、审计模式等,从对职能和本质的认识上看,我国已经形成了“管理工具论”、“监督论”、“监督鉴证评价论”、“免疫系统论”、“国家治理论”等观点。但是基本名词用法并不一致,从发展历程上来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阶段:
    1.环境审计研究
根据对cnki文献检索的结果,自1991-2015年,篇名严格包含“环境审计”(不计篇名包含“资源环境审计”) 的论文共计1184篇,近几年呈逐步上升趋势,研究范围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环境审计的定义、环境审计的动因、逻辑起点、基本问题、理论结构、环境绩效审计的方法等理论问题进行规范性研究,基本上没有进行案例研究或实证研究的论文。
2.资源环境审计研究
根据cnki上检索的结果,1998-2015年,篇名严格包含“资源环境审计”文章有153篇,2009年以来趋于增多,平均每年23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定义、对象、定位、成效、问题和对策,也有人研究了资源环境的价值评估问题、评价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研究对象和方法逐步趋于务实和具体,概念和定位也更加清晰。
3.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中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年以来,根据cnki上检索的结果,篇名包含“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文章有10篇,篇名包含“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61篇,短时间内研究范围就覆盖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和本质、主体、内容、对象、范围、方式方法,研究主要是针对如何在实践中开展该种审计的问题。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是什么?谁来审?审谁?审什么?怎么审?
4.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
根据cnki上检索的结果,2014、2015年共计发表篇名包含“自然资源资产资产负债表”的文章有60篇,分别探讨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目标和定位、编制路径、负债确认问题、货币计量问题、格式问题等,但是如何编制仍然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主要的困难在于货币计量问题、负债确认问题和信息获取问题。
根据上述研究文献显示,有关资源环境审计曾经出现过环境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若干概念,这些概念有何区别与联系?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为何?解开这些疑问,澄清这些概念并探索其中规律,对于深化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环境、资源环境及其相关审计的概念区分和联系
百度“环境学”的解释是“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具有多种层次,多种结构”。《辞海》“环境”一词解释为“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资源环境审计若干基本概念辨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