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解读执政能力的七个理论概念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4浏览:2342下载185次收藏

   今年6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围绕着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不久,在8月22日的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他的发言中又加了一个“执政环境”。以上这七个范畴,有好几个是在我们党的权威文献中第一次使用。对这七个基本范畴,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解读:

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是由谁赋予权力的?是代表谁执掌国家政权?执政的目的是什么?为谁谋利益?服务于谁、听命于谁?宗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执政?应该怎样来构建我们的执政体制、从事我们的执政活动、规范我们的执政行为?应该怎样来巩固我们的执政基础、维护我们的执政地位?所有这些,都是执政的理念,亦即执政的宗旨、目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问题。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所以,通过对执政问题的研究,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纵观党的理论,可以说,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已经包含很多丰富的内容,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执政基础。基础二字,不言自明。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基础,一切无从谈起。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执政的基础到底是什么?首先应该是人民基础。只有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授权、人民的支持,我们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最重要最宝贵的基础。在人民这个基础中,我们还可以区分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群众基础等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解读执政能力的七个理论概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