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和平发展时代的文化使命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4浏览:2621下载296次收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内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外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战略选择,是一条理性智慧的强国之路,也是一项郑重的国家宣言和庄严承诺。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强国富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可以而且必须大有作为的时期,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振兴的时期。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伟大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和平共处基础上的发展,是一种泽被众生的和平发展。文化,包括对外文化交流,在祖国的和平发展进程中肩负着崇高使命,理应积极进取、开拓前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重要贡献。
  和平发展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内政外交方针的高度概括,是对今日中国持续稳定与改革开放的科学定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内含着文化复兴,祖国的和平发展呼唤着文化的发展繁荣
    回顾我们已经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可谓历经坎坷,风雨兼程。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形势下,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排除一切干扰,战胜一切困难,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平发展理念的提出,彰显出我们党在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上的清醒和坚定,体现了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正在为实现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中国,既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关系中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中国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是祖国和平发展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定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加主动地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将一个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文明的中国的全新形象展示给世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21世纪,在文化上,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共处。这是文化和文化工作者肩负的历史重任。
  深入理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准确判断国际文化形势,锐意进取,踏实工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确立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
    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平发展理念的提出与之深相契合。基于此,我们对国际文化的形势有三个基本判断:一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二是不同文化间对话多于对抗、交流多于封闭、合作多于冲突的主流不会改变;三是对外文化工作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博大的胸怀汲取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和而不同”的精神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顺乎潮流,合乎人心。中国文化中的“和为贵”、“和而不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国和平发展时代的文化使命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