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透视基层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几个误区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5-08-24浏览:2931下载126次收藏
 十六大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和重点。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新的阶段、新的条件和新的任务对于党的建设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

    我们党是个有着68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党员分布在全国上下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作中,党员同志,特别是各级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问题。事实上,自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后,广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实践中,一些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仍存在一些偏差急需矫正。

    一、经济工作定位的偏差及纠正

    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决定了我们党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务之急主要是狠抓经济建设,壮大经济实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是我们狠抓不放的真谛。跨入新世纪,我们已从贫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又往往容易出现另一个极端,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其他事业为代价,或者片面强调经济工作的重要而忽视了其他事业的协调发展,造成经济工作,一枝独秀,畸形发展,最终也必将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其他事业的全面发展。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在我们的干部中仍存在不正确的发展观和缺乏全局意识,经济发展在全局的发展中定位不准。为此,一要切实树立起协调发展的意识。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要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市场经济是个综合的范畴,它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精神动力的支持。具体到一个地方来说,经济要发展除了要有与之配套的较完善的政策环境外,还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利于人才充分发挥才干的智力环境,经济政治及其他环境只有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就要树立起协调发展观,既要突出发展经济,又要保障其他社会事业与之相适应,不要出现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的现象。

    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透视基层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几个误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