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企业信用体系建立
企业信用从现代商业角度讲,包含了经营信用、资金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等多项内容。目前,信用缺失是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主要表现有:抽逃资金、拖欠帐款、偷税漏税、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商标侵权等。因此,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已迫在眉睫。信息化在企业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合法采集、分析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并合法传播或经营经处理过的上述数据,从而将许多封闭和分散于各个部门和系统的信用信息整合、对外开放或披露,以提高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使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通讯共享社会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部分。而企业信用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一是中介机构对信用的管理;二是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三是信用行业自律和它对内部成员的管理;四是政府对企业信用的管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那时候根本就不存在企业信用问题,改革开放后,企业和社会才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也就是这个时期,我国才产生了企业征信。直到80年代后期,资信评估机构和资信公司才在我国显现。从目前来看,信用中介机构的市场需求有限,大家对其知之甚少,并且这些中介机构的供信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就现阶段而言,信用中介机构尚未形成规模,其对企业信用的管理也收效甚微。而我国企业内部也缺乏一些最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三
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部分。而企业信用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管理,一是中介机构对信用的管理;二是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三是信用行业自律和它对内部成员的管理;四是政府对企业信用的管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那时候根本就不存在企业信用问题,改革开放后,企业和社会才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也就是这个时期,我国才产生了企业征信。直到80年代后期,资信评估机构和资信公司才在我国显现。从目前来看,信用中介机构的市场需求有限,大家对其知之甚少,并且这些中介机构的供信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就现阶段而言,信用中介机构尚未形成规模,其对企业信用的管理也收效甚微。而我国企业内部也缺乏一些最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三
信息化与企业信用体系建立
点击下载
本文2005-08-12 14:39: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412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