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局201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水利系统一年一度的总结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扬州市水利工作会议要求,回顾总结2012年全市水利工作,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科学把握、统筹推进,奋力开辟xx特色水利现代化建设之路。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团结拼搏,强势推进,2012年水利工作成效显著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十大工程”、“六大事项”,精心部署,攻坚克难,水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胜利。
1、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按照省水利现代化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去年上半年完成了《xx市水利现代化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并分别通过了扬州市水利局、省水利厅评审。注册成立了“xx市泓瑞水利建设有限公司”,作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融资平台。走进“水利之声”、“政风行风热线”,与广大听众朋友在线交流,听取群众意见,扩大水利现代化推进工作的宣传力度。组织实施了农田水利、河道整治、水源调整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2、防汛防旱抗震抗台工作取得全面胜利。近年来,全球气候复杂多变,去年干旱、雨涝、地震、台风接踵而至。6月份,我省淮北地区出现干旱天气,用水矛盾突出;7月上旬,全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雨,城区及里下河三垛等地水位上涨迅猛;7月20日,又发生4.9级地震;8月上旬,第10号和第11号台风正面袭击我省,强度之大,范围之广,为50年以来所罕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调度,积极应对,依靠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依靠广大干群以及各方面的全力配合,夺取了防汛防旱抗震抗台工作的全面胜利。
3、重点水利工程顺利完成。一是南水北调水源调整工程。对南澄子河、澄潼河、老横泾河、二里大沟等7条骨干河道进行疏浚整治,长度60.3公里,新建补水泵站6座40.5个流量,新拆建桥梁涵闸76座。工程总投资8270万元,于去年10月份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南水北调血防工程。主要对大运河西堤xx段迎水侧护坡实施河岸硬化,护砌修补及水泥灌浆勾缝进行灭螺,护砌工程长71.5公里,工程总投资2630万元,年底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南水北调沿运闸洞堵漏工程。主要对运河东堤沿线7处闸洞进行改造维修,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年底前已完成建设任务。同时,积极配合省市做好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扎实推进湖西大圩施工段和切滩弃土区等范围征迁工作,完成新民滩0.6万亩滩面让地和弃土区范围450亩围网拆让工作,共拆除房屋136户6915平方米,迁移坟墓3500穴,砍伐树木9.5万棵,保证了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
4、农田水利持续加快发展。围绕服务全市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加快实施以农田水利、节水改造、河道整治等为重点的民生水利建设。全年共投入2.18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土方1897万方,占任务数的103%。组织实施了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共新、拆建小型灌溉泵站15座,新、拆建及维修圩口闸44座,新、拆建排涝泵站24座,防洪圩堤除险加固2.52公里,土方6.3万方,防渗衬砌末级渠道37.8公里,配套建筑物3198座。该项目建成运行后,为全市的灌溉及防汛工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工程保障。同时加大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力度,采取整体推进的方式,共疏浚农村河道1546条,土方1686万方,是往年任务数的3倍以上,建设市、镇、村三级示范河道46条。通过综合整治,农村河道淤积状况大为改观,水环境面貌大幅提升。
5、城市水利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城河整治及活水工程。上半年完成了穿心河、玉带河、老横泾河开发区段清淤整治工作,共完成土方3.3万方;组织实施了琵琶闸、南水关闸上游滩面切除工程。二是城区易涝点改造工程。去年上半年在穿心河与通湖路交汇处通过顶管的施工方式,增建一条排水管道直达新河,在大淖泵站西侧增建排水箱涵一座,通过改造,有效消除了该区域汛期积水受涝状况。三是城区泵站工程。万斤河泵站已建成,东门大沟闸站主体工程已完成。四是海潮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去年计划铺设污水管网4.7公里,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6、水资源严管制度初步建立。已初步建立取水许可、取水论证、计量收费、节水“三同时”等节水型社会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完善了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考核、评价管理制度,全市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共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2家,省级节水型小区1个,完成省级节水型技改项目1个,去年初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被省政府授予“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同时,全面推进执法管理、规费征收等工作。规费征收再次超过千万元,全年共依法处理各类水事违法案件72件,查处并答复网上及电话举报55件,制作法律文书18份,立案2件,处罚1件,有效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
7、区域供水走向规范管理。2008年我市在扬州市率先启动区域供水工程,通过政府组织推进、部门精心实施、乡镇强势推动,截止到去年8月上旬,85座镇村小水厂已全部关闭,群众用上安全水的目标已经实现。湖西、城郊和东北3个片区的区域供水已全面进入经营管理阶段。其中湖西片采取扬州市自来水公司到户终端管理模式,城郊和东北片采取供水企业与乡镇“趸售”经营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试运行管理,我市区域供水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明显,供水质量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饮水安全的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
8、河湖管理和保护继续加强。一是抓好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投入200多万元,临湖建设管理设施,作为湖泊保护工作的基地,先后招聘3名本科生,为湖泊管理注入新的“血液”, 全力保证湖泊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宣传严格执法,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积
在水利局2012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3-02-06 10:44:29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31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