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2013年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镇康实现大跨越、大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实干图强、和谐奋进,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功处置了“8.08”边境突发事件,圆满承办了第一、二届临沧边境经济贸易
交易会和全省沿边开放工作现场会,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十五届人民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进入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境安宁、人民
生活殷实的新时期。
——县域经济量质并进,进入实力倍增的新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科学决策,积极应对,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预计全县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0.5亿元增长
到2012年的28.6亿元,年均增长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7.8亿元增长到48亿元,年均增长43.8%;财政总收入从1.1亿元增长到5亿元,年均增长35.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
4700万元增长到2.67亿元,年均增长41.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3.3亿元增长到14.4亿元,年均增长3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9102元增长到16400元,年均增长12.5%;农
民人均纯收入从1705元增长到5180元,年均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亿元增长到5.7亿元,年均增长22.1%;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05亿元增长到7亿元,年均增长46.1%
;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从9.4亿元和7.2亿元增长到27.7亿元和13.8亿元,年均增长24.1%和13.9%;全社会综合能耗下降1%。2011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xx省县域经
济发展先进县”。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进入结构优良的新时期。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产业建设呈现内涵提升、结构趋优的发展态势。三次产业比由2007年的32:38:30预计调整
到2012年的22:52:26,县域经济进入了以二产为主导,一产、三产协调推进的新阶段。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工业增加值11.7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
4. 5倍、4.9倍,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6家。镇康边境特色工业园区启动建设,被列入省级工业园区,共开工建设项目26个,累计完成投资
15.7亿元,成功引进了昆钢等一批大企业,积极承接了汇龙国际等一批东部沿海企业,同时与缅方的合作交流日益增强,一个新兴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正在崛起。农业产业化步伐稳
步推进,农业总产值由5.7亿元预计增长到12.3亿元,年均增长16.6%。稳定粮食播种面积47万亩,粮食产量逐年增产;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强势推进,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25万
亩,人均8亩,为农民收入倍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产业健康发展,三产预计实现增加值7.6亿元,年均增长19.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业不断壮大,服务档次
逐年提升;房地产、金融业高位运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日益凸显;旅游业正在兴起,镇康知名度逐步提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5个农贸市场、211个农家店,农
村交易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同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对30家企业进行了政策及资金支持,扶持资金96万元,发放创业“贷免扶补”和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2318万元。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进入城乡统筹协调推进的新时期。紧扣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取得重大进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水利方面
,累计投入资金5.4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03件, 13.9万人、10.87万头大牲畜饮水安全得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面扩大到87%;四楞坝水库、小龙洞水库、南伞界河一期
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完成“五小水利”工程3239件,中山河水库、淘金河水库、南汀河军赛段河道治理、“爱心水窖”工程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全县水利化程度由22.6%提高到
34%。交通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1.9亿元。二级公路振清线、南芒线建成通车,县城到临翔市区时程从9小时缩短为3小时,省道231线龙镇桥至南伞和省道313线德党至勐堆两条二级
公路开工建设;完成65条920公里通达公路和7条280公里通畅公路建设,通达率达98.6%,通畅率达100%,全县公路总里程由1305公里增加到3278公里,等级公路由420公里增加到
1195公里。城镇建设方面,倾力打造省级园林县城,高标准建设了国际商务港、中缅国际商贸城、南伞临都酒店、口岸联检楼、国门广场、体育运动中心等一批具有现代都市气息
的标志性建筑精品;南伞新城青石板改造、植被绿化、灯光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如期完工,南伞老城改造稳步推进,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效果明显,城市绿化覆盖
率达42.1%,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8%和70%;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逐步完善,集聚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率由20.2%提升到24.5%。以新家园行动计划为契机,
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村寨道路硬化等工程,累计完成旧村改造99个,旧房改造8250户。同时,认真落实水土治理、耕地保护、节能减排等政策,投入兴地睦边项目建设资金2亿
元,整治土地8.2万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居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改革开放深度拓展,进入活力焕发的新时期。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机构改革、事业单位设岗定责和绩效工资改革全面落实;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
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草原家庭承包工作全面完成,配套改革深入开展;教育综合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水务改革、财税金融改革顺利推进。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共引进招商引资企业111户,实际到位资金75.4亿元,年均增长59%。成功承办了全省沿边开放工作现场会和第一、二届临沧边境经济贸易
交易会,镇康对外开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两届“边交会”来宾和客商达2700多人,参加10万余人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61个,协议资金408.5亿元,实现贸易总额11.4亿
元。依托工业园区建设和缅北农业综合开发,与缅甸果敢交流合作日益频繁,经济、文化、教育沟通全面开展,签订了《“南伞·老街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双
边合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通关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双方以125界桩为界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园两国”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对外贸易稳步
发展。
——民生保障全面提升,进入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新时期。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全力支持各项惠民政策,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民生方面,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发放惠民资金11.2亿元;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完成4524套27.1万平方米;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转移劳动力4.6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427人,开
发公益性岗位455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边疆解“五难”工程全面实施,投入各类扶贫资金
4.7亿元,减少贫困人口3.2万人。教育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两基”目标如期实现,标准化学校建设顺利推进,d级危房基本消除,新建校舍11万平方米,学校布局更趋
合理,各阶段教育协调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由6.9年增加到7.6年。卫生方面,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不断健全,县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
生室条件逐步改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9.7%,位居全市第一,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逐步解决。文化方面,县、乡、村三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全面实施,以“阿数瑟”为主的边地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口与计生方面,乡镇计生服务所设施明显改善,计生服务所与乡镇卫生院资源得
到有效整合,国家计生委药具中心三年帮扶项目顺利实施,“奖优免补”等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民
族宗教、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移民、统计、档案、供销、地方志、残疾人事业、慈善、老龄、红十字会、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人防、防震减灾、侨务、外事、工商、质
监、海关、检验检疫、气象、邮政、通讯、公路路政管理、公路养护、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保险、烟草专卖管理等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民主法制深入推进,进入行政能力提升的新时期。“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县成效显著,“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县顺利实施,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
荣辱观学习活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办复县人大代表议案 461件,办复率达100%。自觉接受政协民主
监督,办复政协委员提案279件,办复率达100%;深入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创先争优”、“四群”教育、“作风转变年”等活动,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严格执行政
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民主渠道进一步拓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成效明显;坚持县长接访日和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努力化解
信访积案,积极调处社会矛盾纠纷;高度关注边境动态,成功处置“8.08”边境突发事件,开展禁赌“果敢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边境安宁和社会稳定
,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完成政务服务管理局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顺利运行,26个部门106项审批和服务事项进入政务大厅,实现了一站式
办理、一条龙服务;积极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94项精简至42项,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显著加强。
刚刚过去的2012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战略等重大机遇,以“三个一百三项考核”、“两个计划”、“三大战役
”为抓手,全面完成了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生产总值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财政收入增长
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3%,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态势。
各
2013年县政府换届工作报告
本文2013-01-17 15:13:18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22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