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忻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去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创新奋进,全力推动原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梁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总体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从操作层面和具体的工程项目、推进办法、落实措施等方面讲四点意见。
一、回顾去年工作,总结加快发展的成功经验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保”工作部署和忻州市“三五”工作总要求,坚持把“抓转型、调结构、保安全、强基础、重民生、促和谐”贯穿始终,有效缓解了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指标完成超预期。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51.4亿元,虽然同比下降3.5%,但比去年最低点回升了5.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9.3亿元,同比下降22.5%,比最低点回升22.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2亿元,增长8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9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3935元,增长8.8%。可以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
(二)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全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69个,高质量完成中央拉动内需项目63个,在忻州市项目建设观摩评比中名列前茅。特别是铝基地在困境中求生存,一期生产扭亏为盈,二期工程基本建成。轩岗2×660兆瓦电厂项目稳步推进,1号机组开始试运行,2号机组具备了发电条件。盛源一期4万吨淀粉项目,已投入运营。段家堡风电、西美100万吨螺纹钢项目,以及盛大、泰宝等一批机械加工扩能升级项目,前期工作均已就绪。
(三)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拓通新建了永兴北路;二是改造了体育路、建设街;三是完善了永康北路人行道工程;四是硬化了小街小巷20余条;五是新建了两座垃圾转运站;六是新上了一台80吨锅炉,集中供热扩容20余万平方米;七是天然气利用工程扩容5000余户;八是火车站站前广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九是范亭文体广场规划、设计、征地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十是城乡清洁工程纵深推进,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四)三农工作有了新进展。一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74座、移动大棚650座,设施农业面积达到7400亩,忻州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39个。二是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影响,粮食产量达到5.03亿斤。三是以返乡农民工创业为主,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四是新发展沼气用户1175户,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完工。五是新农村建设“四改”、“四化”和“五个一”工程快速推进,全市试点村和推进村达到97个。
(五)第三产业得到新提升。建成总投资2125万元的金三角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投资812万元的昌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总投资51万元的农资连锁店。实施了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便民店28个、农家店55个,发展放心粮油店17家。大营温泉汽车大观景园,完成4家汽车专营店和办公楼建设。金融、保险、社区、家政等服务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占到了全市经济总量的43%。
(六)安全维稳再创新局面。一是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对2956个企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实行分类处置,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二是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集中精力将原有的34座煤矿整合为12座,年生产能力由795万吨提高到960万吨,平均单井生产规模由23.38万吨提高到80万吨,煤田面积由49.89平方公里扩展到60.61平方公里。三是出重拳,下猛药,保持了严厉打击私采滥挖的高压态势。四是强化各级党政一把手维稳的第一责任,“三保”服务工作组主动下访,有效化解了各类不稳定因素。五是加强治超和应急管理工作,防震减灾、防控甲流应对措施得力,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六是深入开展各类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平安原平建设扎实推进。
(七)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省政府“五个全覆盖”、“十件实事”和忻州市“二十件实事”全部得到落实,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就业再就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社保体系进一步健全;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全面实施;大气治理、通畅工程、人口计生、卫生院达标、村村通广播电视等任务全部完成。此外,政风行风评议连续五年荣获省级先进市,其他社会事业和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大进步。
同志们,2009年,我们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和自身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令人鼓舞。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准确把握形势,积极应对挑战,在战胜困难中赢得了主动;得益于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引进、大项带动”战略,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凝聚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科学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形成了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共克时艰的发展合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一年来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省市驻原单位、驻原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原平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当前形势,坚定加快发展的必胜信心
谋划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对当前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总体上看,经济形势趋稳向好,但依然严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世界经济复苏可能是一个缓慢复杂而又艰难曲折的过程;国内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就我市自身而言,gdp、财政收入以及工业、民营经济指标完成不达进度,虽然客观上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加上煤炭资源整合带来的“阵痛”,但根本原因还是与我市发展方式粗放、高新技术产业不强以及民营经济发展不足、产业门类不多有直接关系,特别是项目用地、环评办理、企业融资等方面还存在瓶颈制约。可以这样讲,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
另一方面,我们更应当看到,原平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蓄势腾飞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全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尤其是中央加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投资力度,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同时,我省出台的产业振兴规划,对于我市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二是良好的发展基础。为了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我们加强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进一步蓄积了发展后劲。三是良好的发展氛围。通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奋发有为信心十足,全市呈现出万众一心谋发展、百舸争流千帆竞的良好局面。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强保证。
岁月匆匆,天道酬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干事意识,同时更要敢于创造性地借鉴人类社会所有的发展经验,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早日实现“打造忻州第一,跻身山西十强,进军全国百强”这一宏伟而又完全能够实现的奋斗目标。
三、致力扎实苦干,完成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
2010年,是我们完成“十一五”目标、奠定“十二五”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加快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巩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意义特别重大。历史的选择,现实的挑战,应该和必将使今年成为我市克难攻坚的一年、真抓实干的一年,同时也应该和必将是充满机遇的一年、成果丰硕的一年。市委提出,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忻州市“三五”工作总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原平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着力抓好经济转型、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三农工作、市政建设、民生保障、安全维稳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任务,争当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排头兵。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达到56.54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达到10.27亿元和4.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达到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2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达到14100元和4330元;城镇增加就业岗位52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4.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14500吨和5500吨。
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下功夫,在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园区经济上下功夫,在推进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关键是实施“六大战略”,实现“六个突破”。
(一)引资上项,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实现强财富民新突破
从经济结构方面来讲,市与县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区别。一个“市”的经济支撑应该是二、三产业,就我市目前而言只能是工业。因此工业经济必须成为我市经济的主导力量,我们也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按照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做大做强、多元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构筑我市跨越崛起的坚实支撑。
首先,要坚定不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历史的经验早已证明,招商引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对于经济相对滞后的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更应是第一要务,是重中之重。我们提个口号,叫做“一二三线齐出动,四套班子全上阵,千军万马跑项目,全力以赴争资金”。同志们如果不去招商,就不晓得招商之难
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本文2011-06-26 16:24:21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9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