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年县监察局行政监察工作总结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0-12-05浏览:2872下载179次收藏

        一年来,全县的行政监察工作在县委政府和州纪委监察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纪委全会及政府系统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任务落实,为有效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建设和谐xx,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一年工作回顾
       (一)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认真开展行政执法监察
        1、认真贯彻各级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筹备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及材料,于2月1日召开了全县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县人大、县政府领导,县政府组成部门(含垂直管理
部门)的主要领导、10个乡(镇)的乡镇长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
        2、扎实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按照中央、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县自2009年8月起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纪委监察局、政府办、宣传部、检察院、建设局、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交通局等24个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纪委监察局执法室,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定排查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xx县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工作方案》,召开了专项治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会议,明确了排查的范围、重点、主要环节、具体方式和工作要求。并将我县的治理范围扩展为:2008年1月1日以来,所有竣工和在建、拟建规模5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对扩大内需项目逐一进行自查清理,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完善整改措施。三是细化排查内容,建立台账。在摸清项目底数的基础上,建立项目登记表,存在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表,及时了解各项目开工进展情况,从中找准工程建设领域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为建立相关制度提供依据。四是深入排查,工作进展顺利。全县有31个县级部门和10个乡(镇),对2008年1月以来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自查,经排查清理,排查项目178个,涉及项目总投资 81371万元。其中:投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上至100万元的有39个;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至500万元以下的有101个;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至3000万元以下的有36个;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有2个。清理规章制度9个,修订制度6个,新出台制度数13个。在县级部门及各乡(镇)自查的基础上,县专治办对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教育局等重点单位按照不少于50%的项目数进行了重点督查。通过自查和重点抽查,所有项目决策、审批程序依法合规,依法办理了相关手续,招标投标活动依法办事,尚未发现土地非法审批、非法供地、低价出让等问题;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专款专用,管理规范,没有发现违规违纪行为。五是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针对教育系统学校用地无力支付土地审批相关费用,土地使用权审批手续得不到落实,针对老城河泥石流灾害防治项目监理人员管理经验及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监理人员现场管理方面经验不足,跟班检查和监督不到位,针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河尾水库隧洞工程建设中监督管理不到位,组织施工不及时,工程进度迟缓,针对小班果沟工程建设中,施工队兑现农民工工资不及时,致使 37名农民工集体到县政府讨薪等问题,责令项目建设单位认真整改,并落实到位。
         3、认真开展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专项督查。2月20日至3月2日,县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对全县国有土地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土地出让收入2394.34万元全额缴入国库。
         4、对全县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会同县级环保等部门对政府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完成情况、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措施情况、全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项目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督促公共机构开展节能降耗,完善资源消耗公示制度,依法关闭了群众反映排污严重的1家企业。
         5、继续抓好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在认真总结我县开展科学规范行政权力的基础上,继续全面组织推进政府系统县级部门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行政权力工作,依据法律、条规及章程的规定,对各单位拥有的权力项目逐一进行清理,搞清权力底数,编制权力目录清单,明确权力运行各环节的责任人,科学界定局长、副局长、乡(镇)长、副乡(镇)长的权力,绘制出权力运行流程图,优化权力运行程序,并公布上墙,实现权力运行程序化。经过清理,我县32个县级行政单位、10个乡(镇)共清理规范行政权力810项,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230项,并公示上墙,实现了权力运行规范,行权受监督。
          6、继续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在切实加强对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政府科学发展政策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和政府政策措施执行的同时,继续对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涉及的水利、交通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以及投资规模大、工作难度大、影响面广的重点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办理廉政合同41份,涉及投资5015.3万元,节约资金164.79万元。
          7、继续加强对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及人事招考工作的监督。全年对城区200套廉租住房分配、入住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确保政府的廉租房分配工作阳光透明。监督公开招考选调各类人员49名,通过监督,没有发现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8、加强和完善廉政监察制度,督促机关干部职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提高工作效能为抓手,认真落实云南省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云南省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试行)》和《xx县科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勤政,遵纪守法,拒腐防变,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责任机制。认真落实云南省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制定下发了《行政行为监督实施方案》和《监督工作方案》,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促进行政负责人依法行政、廉洁高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工作失误、失职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加大了行政问责力度,问责科级领导干部4人。
           9、积极配合抓好县委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积极参与县委安排的科级领导干部“日常谈话”、村“两委”换届信访调查、农村购机补贴等监督;督促县建设局对县自来水公司拖欠近10年的工程款进行清欠,解决兑现拖欠的工程款8万元;参加“2•25”地震民房恢复重建验收和“7•28”、“8•01”洪涝灾害民房恢复重建督查工作。
           10、切实推进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加强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监督检查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了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委、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水利局、交通局、监察局、审计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监察局,负责全县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组织协调工作和具体业务工作。41个县级行政部门和10个乡(镇)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及工作职责,全县形成一级抓一级,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抓好学习和宣传工作。县人民政府《实施细则》下发后,县委宣传部制定了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宣传方案,县广电局在xx台每天两次滚动播出四项制度的相关知识,各单位采取职工会议学习、专题会议学习、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和宣传。据统计:全县41个县级行政部门和10个乡(镇)组织学习培训56场(次),1600余人参加了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全县1600余名公务员增强贯彻落实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全力推进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的落实。①实施了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行政行为监督。县监察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行政机关推行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实施方案》,县级行政部门和10乡(镇)紧紧围绕以人、财、物的管理使用为关键岗位,以行政审批权力运行为重点环节,认真查找了本部门、本乡(镇)容易发生问题的3个以上的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签订个人承诺表,规范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工作人员的廉洁从政行为。据统计,全县41个县级行政部门和10个乡(镇)查找出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142个、 231人,梳理风险表现形式132条,制定风险防范措施174条,制定行政行为监督工作计划表49份,填写个人承诺登记表238份,填写部门行政行为监督承诺表49份,向社会进行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0年县监察局行政监察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