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疾病治疗偏方一
春季常见疾病治疗偏方一(支气管炎)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社区从《柒柒零健康手册》中挑选了一些偏方,希望能给没有书的朋友一些帮助。书中所摘偏方皆为私人收集,因各人体质不同效果不一,文中所载方子请勿用做商业用途。
一、蛋黄冰糖治慢性支气管炎
取鸡蛋黄10个,冰糖100克。混合搅拌后加黄酒500克,放置10日即可。每次服25克,每日2次。此方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好。
二、竹叶水冲鸡蛋治老慢支
将一个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备用。将竹叶(中药店有售)一小把放在水中煮沸,竹叶弃去,用烧开的竹叶水将准备好的鸡蛋冲开;每日早晨服用一次,不要放任何调料,尤其是盐。
春季常见疾病治疗偏方二(咳嗽篇)
三、蜂蜜萝卜汁疗燥咳
白萝卜400克,洗净去皮切碎,用洁净纱布挤榨出汁,每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调匀顿服,一日三次,连服3-5天。
四、治春咳三方:
1.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加水3碗煎汤,温服以出微汗即愈。
2.甘蔗汁、萝卜汁各半杯,野百合100克,先煮烂野百合,和入前两汁即成。每日1次,于睡前服食。
3.鸡蛋1个、生姜10克,将鸡蛋打碎,生姜切碎、两味搅匀,炒熟即成。每日服食2至3次。
五、春咳食疗方
将15克生芝麻与10克冰糖共放碗中,用开水冲和即成。每日服饮2至3次。
六、大白萝卜治痰吼
白萝卜汁消炎作用很强。将白萝卜捣烂,滤汁半小杯,加入少许白糖,每天晚睡前开水冲服,可消积痰除痰吼
春季常见疾病治疗偏方三(哮喘篇)
七、蒜治哮喘
把大蒜两瓣洗干净,捣成泥状,装入小瓶内,用鼻子闻大蒜味。一日三次,一日一换大蒜,多闻无妨。
八、冰糖紫皮蒜缓解哮喘
取紫皮蒜500克,去皮后洗净,与200克冰糖同放于锅中加清水熬成糖蒜粥,凉后早晚服用,每次1汤匙,对缓解和治疗哮喘有一定的作用。
九、止咳平喘方
取橘核30粒、生姜10克、杏仁10克、核桃仁40克。将四物捣烂如泥,入蜂蜜30克拌匀,放茶缸中加清水30毫升,以文火烧沸,趁温一次服下,每日1剂。
十、治小儿哮喘方
方法一:核桃仁60克切碎,补骨脂9克,水煎。分2次温服,每日1剂。补肺益肾,平气定喘。
方法二:金瓜(又称北瓜)1只切碎,与红糖、生姜适量共水煮,待金瓜烂熟后挤汁,再用文火浓缩,乘温饮之。主治哮喘急性发作,最好在发作前2个星期服用。
偏方四(胃溃疡篇)
十一、菱角壳治胃溃疡
菱角壳120克,加水适量煮30分钟,滤取煎液,每日三次,每次1杯,连服1个月。
十二、核桃壳治胃溃疡
每天晚上用手抓一把核桃壳,放入砂锅内,如煎中药一般煎好,第二天早上空腹喝下。半年后,胃功能恢复正常。
十三、参苓粥治胃溃疡
参苓粥由人参3-5克(或党参15-20克)、白茯苓10-20克、生姜3-5克、红薯半斤、粳米100克组成。方法:先将人参、姜切成薄片,把茯苓捣碎,共浸泡半小时,以砂锅煎取两次汁,合并后分早、晚两次与红薯(切薄片)、粳米煮粥服食。
十四、蒲公英治胆结石
鲜蒲公英40克,洗净切碎,水煎后去渣,与粳米50-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适量。每日早晚各1次,连食3-5天。
十五、苦瓜治结石
取生苦瓜1条,不用去皮,将苦瓜捣烂如泥。加清水两碗,放入锅里熬煮,熬至1碗水即可,每隔2天服1次,1个月为1疗程,对各类结石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十六、南瓜藤蔓泡茶喝治胆结石
南瓜藤蔓100克,洗干净、切碎,沸水泡开当茶喝。每天泡一壶,喝三四天,就开始排石了。千万注意:这几天不能碰辛辣、酒和肥肉。
偏方六(胆结石篇二)
十七、吃金檀(金桔)可治疗胆结石
此法为作者吕荣波老先生亲身实验获得,2005年其被查出患有结石,后翻看医书发现金桔可治疗其7结石,于是购买金檀(因怕酸而未购买金桔,不怕酸者也可购买金桔)一筐(16市斤),每天食用,在吃完13市斤(约历时18天)后,结石消失。注:1.如晚上感觉右肩胛内隐隐作痛的,第二天开始每天上午多喝开水,忌喝茶。2.糖尿病人忌食,凡口舌碎痛,牙龈肿痛者忌食。
十八、大核桃治胆结石
每日生吃四个大核桃仁,上午二个,下午二个,天天坚持,从不间断。其功效:补气益血,润燥化痰。利小便,化胆结石。注意食用核桃仁后,必须多饮开水,有利于胆结石溶化后,随小便排出。核桃属温性,身体易出血者,勿超量多服。
十九、药蛋治疗法:
枸杞子30克,大枣8枚,鸡蛋2枚,加水共煮至鸡蛋熟,去蛋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慢性肝炎,也作为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二十、首乌枣蛋方:
制首乌20克,大枣10枚,鸡蛋2枚,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去壳再煮,将水煎至1碗,去渣、加调料、饮汤吃蛋,每日1次,连服20天。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偏方八(肝硬化)
二十一、大蒜猪肚汤: 雄猪肚1个(约300-500克)大蒜120克,槟榔末、砂仁末各9克,木香6克。将猪肚洗净,把药物装入猪肚内,放入砂锅中加水炖烂即可。空腹食用,有健肝益胃、行气利水之效。
偏方九(脂肪肝)
二十二、首乌红枣粥: 首乌粉30克,粳米75克,大枣5枚(或小红枣8枚)。红枣洗后与粳米一起加适量水熬成粥,加入首乌粉(以少量冷水稀释),搅拌,再次煮沸后即可服食。早晨空腹吃最好。
二十三、蚌肉豆腐汤: 河蚌2只(150克),取蚌肉洗净入锅略煸,加水1碗,大火烧开后,倒入豆腐半盒,马兰头100克,再度烧开后,加精盐、味道盛起。可单独食用,也可佐餐。
偏方十(高血压)
二十四、向日葵叶汤降血压
采鲜向日葵叶120克,洗净煎汤每日分三次饮用。
二十五、玉米花治高血压
干玉米花60克(鲜品45克),每日1剂、水煎30分钟代茶饮。
二十六、绿豆粉降血压
取生绿豆15粒(此为一日量),研成细粉,每天早晨起床后,空腹用开水送服,连服三个月为一疗程。轻度症状者一般服完一个疗程获愈,重症者可续服每二个疗程,无副作用。应按时服用,千万别漏服。
二十七、饮茶降血压
取菊花、银花各40克-50克(头晕明显者加桑叶20克,动脉硬化、胆固醇高者加山楂20克-40克)。以上药物混合后分4份。沸水冲泡10至15分钟后当茶饮,每份冲泡2次后,药渣弃掉另换。一般服药5天-7天后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开始减轻,血压可降。
二十八、吴茱萸米醋敷脚降压
中药吴茱萸30克,研成粉末后用米醋调成糊状,敷在两脚的涌泉穴,高血压病可得到缓解。
偏方十一(低血压)
二十九、食韭菜汁治疗低血压
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三十、食疗改善低血压
1、 鲫鱼糯米粥
鲫鱼2条,糯米50克,将鲫鱼去肚杂洗净,与糯米共煮粥,再加油、盐、葱、姜调味服用,每周2次,连服两个月。
2、 冬虫夏草炖鸭
冬虫夏草12枚,鸭一只。先杀好鸭去内脏洗净,将冬虫夏草置于鸭腹中,加作料,炖熟食之。
三十一、大枣枸杞治低血压
大红枣30个(约3两)、枸杞子半两、红糖(适量,以感到甜为准)用水一起煮,到红枣烂为止。每天一次,一次用完。
三十二、藕汁治糖尿病
藕汁性凉,有抑制尿糖和生津止渴的功能。患者常喝藕汁可控制病情发展。服用方法:将藕榨汁半茶杯,开水冲饮。早晚各一次。如有热象,用中药天花粉15克煎水半碗冲入藕汁同服。
三十三、冷水茶治糖尿病
茶叶10克(以未加工的粗茶为最佳,大叶绿茶次之)。将开水晾凉,取200亳升冷开水浸泡茶叶5小时即可。注:禁用温开水冲泡,否则失去疗效。
三十四、三根汤治糖尿病
"三根"就是苦瓜、南瓜和丝瓜的地下根。每种干根20克,煎汤,不拘时饮用。
三十五、鲜石榴汁治糖尿病
每日取鲜石榴250克,榨汁,分3次饭前服,也可吃鲜果;无鲜果时,可取石榴干叶30克,煎汤饮用,每日两次。
三十六、用玉米须降糖降压
1、 用玉米须60克,瘦猪肉250克,煎汤食肉喝汤,一日2次,可适当降血糖。
2、 用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皮适量,水煎同服食,有一定降压作用。
三十七、饮菜汁治糖尿病
大青柿子椒、苦瓜、黄瓜、芹菜各适量、洗净切碎混在一起榨汁喝,早晚各一杯。
三十八、香椿芽控制血糖
每次用香椿芽12克,清水煮后食用,或用沸水冲泡饮用,7天后就可产生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如果没有鲜嫩的香椿芽,也可用较老的香椿叶子,每天用开水冲泡当茶水饮用。
三十九、治糖尿病口渴一法
患糖尿病人的易口渴,可拿冷毛巾包住整个脚板,约三五分钟就能消除口渴,临睡前采用此法,可以一夜不口渴,更不会有尿意。
四十、菠菜妙用治糖尿病
取鸡内金15克,焙干、研末后用菠菜汤冲服。每日2次,连服2周。
四十一、鲜桃胶治糖尿病
鲜桃树胶30-60克,用温热水洗净加适量开水炖服,可加少许盐调味。
四十二、芹菜治糖尿病
鲜芹菜500克捣烂取汁,每日两次饮完,连服3个月。
四十三、食枸杞对糖尿病有良效
将枸杞子洗净蒸熟,1日3次,每次嚼食3克,对糖尿病血脂高、视力不佳者有改善作用。
四十四、柠檬治疗糖尿病
每日取鲜柠檬30-50克,绞汁或泡水,分3次服,10-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10-15天。
四十五、荔枝核治疗糖尿病
取荔枝核适量烘干研末,每日3次,每次服用10克,饭前30分钟温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四十六 蒜治哮喘
把大蒜两瓣洗干净,捣成泥状,装入小瓶内,用鼻子闻大蒜味。一日三次,一日一换大蒜,多闻无妨。连用了两个冬天,效果很好。
四十七 哮喘食疗两则
①生姜芝麻丸:老年病人,可服自制的生姜芝麻丸,以补肾散寒、调和脾胃。生姜芝麻丸的制作:芝麻250克炒熟研细,生姜125克捣汁去渣与芝麻粉混合再炒,冷却后与冰糖、蜂蜜各125克混合拌匀,放置瓶中,每日早晚吞服一小勺。
②柿饼鸡血汤:女性患者还可服用柿饼鸡血汤,以祛痰定喘。柿饼鸡血汤的制作:柿饼30克,鸡血100克,混匀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顿服。
四十八 哮喘外治
取白矾30克,研为细末,与面粉、米醋调匀为糊状,外敷于双脚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连续贴服3-5天。可化痰平喘,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咳嗽等。
四十九 缓解哮喘简法
让患者安静、缓缓地从床下坐起或坐在椅子上,然后喝水,以喝热开水为宜,水温以不烫口为限,喝至周身上发热后,哮喘可很快缓解。
五十 哮喘发作应补水
支气管哮喘病人在发作时,常处于失水的酸中毒状态。这是因为发病时呼吸加快加深,呼气时失去水分:病人大汗淋漓时也失水不少。失水使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变得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堵塞小支气管,造成呼吸困难、哮喘加重,及时补充水分能有效改善症状。
五十一 紫皮大蒜治哮喘
紫皮大蒜头(去皮)1个,红糖90克。将大蒜捣烂后与红糖一起加水熬成膏。每日早晚各服1匙。
五十二 治哮喘方两则
①石苇45克,冰糖30克。水煎热服,分3次,隔4小时1次,3天为1疗程。
②哈蚧粉,发作时冲服1.5-3克。
五十三 盐腌梨治哮喘
挑选9个完好无伤的大鸭梨和几斤盐。立冬后,把9个梨有间隔地放到一个大坛子里,用盐埋起来,梨与梨之间都要放满盐。冬至后,每"九"取一个洗净生吃。取梨时,注意不要碰到其它梨,以防伤皮。
五十四 食柚子可防哮喘
①柚子外皮适量,切碎,加蜂蜜煮烂。每日早晚以温黄酒调服一茶匙。
②每日吃柚子肉100-200克,连吃一周,对哮喘的发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五十五 百合枸杞治哮喘
百合500克和枸杞120克共研细末,用蜂蜜将药末制成丸剂,每丸重约9克。每次用温开水送服1丸,每日服2-3次。
五十六 僵蚕治哮喘
每服炙僵蚕粉3-4克,日两次。因其有解痉定喘、化痰止咳和散风泄热之功,对中轻度哮喘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不适用于虚喘、寒喘者。
用野菊花50克煎水成200毫升溶液后,将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然后,每天用洗面奶洗过脸后,再用一块冰块涂擦面部,每次涂擦10分钟左右,每日两次。坚持一周即可见效,如果能长期坚持这一方法便可控制座疮的复发。
五十八 泡桐花治青春痘
春天泡桐树开花时,采摘一把鲜桐花,晚上睡觉时,先以温水洗脸,取桐花数枚,双手揉搓至出水,在患部反复涂擦,擦到无水时为止,然后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洗脸,同法连用三天,治疗期和病愈前,脸上不可涂搽任何化妆品。
五十九 大白菜叶治粉刺
大白菜叶摊平,用酒瓶轻轻加以碾压,直到菜叶呈现网糊状,然后将叶片覆盖在脸部,让叶片的养分浸透到皮肤毛孔内,每十分钟更换一次。坚持数日,不但治好了让人烦恼的粉刺,而且还可以美容,使皮肤保持娇嫩。
六十 花椒治花粉过敏
取花椒25-30粒,用100毫升开水闷泡4-6小时,装入干净瓶中备用。皮肤上有花粉过敏瘙痒时,以花椒水擦拭可止痒。
六十一 西瓜可除蝴蝶斑
西瓜皮去除蝴蝶斑的方法:将吃剩的西瓜皮,任选一块,切成数块比火柴盒略大一点的方块,或长方块。然后用刀片去除带红色的部分,手持修好的西瓜皮,在脸上随便擦,不时更换一块。
六十二 除面部色斑不用愁
①香菜水洗:带根香菜适量,洗净后加水煎煮,用菜汤洗脸,久用见效。
②樱桃汁除:鲜樱桃适量绞汁涂患处,每日2次。
③杏仁泥搽:杏仁30克,鸡蛋清适量,杏仁浸泡后去皮,捣烂如泥,加入鸡蛋清调匀。每晚涂搭患处,次日晨用白酒洗掉,直至斑退。
④冬瓜瓢汁抹:鲜冬瓜瓢适量捣烂取汁液,抹患处,每天1-2次。
六十三 大蒜可治粉刺
长粉刺不但痛苦,而且难看,可以用一瓣剥了皮的大蒜在长粉刺的地方涂抹。粉刺是因为病毒造成的,而大蒜具有抗病毒作用,
六十四 红萝卜汁消粉刺
取红萝卜1000克,洗净压汁,8枚桃树叶煎水汁400毫升,倒入萝卜汁里,用此汁洗脸,每日洗脸三次,一日一剂,坚持洗三天,粉刺即可消除。
六十五 生姜蜂蜜水可除老年斑
取适量鲜姜片放入水杯中,用200-300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后,加入少许蜂蜜搅匀当水饮。
六十六 治老年斑两方:
①云南白药治老年斑:将云南白药稀释于白酒中,每天坚持蘸此酒涂抹患处数次,老年斑即可自行脱去,且不留疤痕。
②鸡蛋清治疗老年斑:取鸡蛋清涂在斑点上,每日数次,一周后可见效。
六十七 治老年斑方
(一)杏仁适量,去皮捣成泥状,与鸡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涂患处,晨起用温水洗净。(二)茯苓数量,研成细末。与鸡蛋清调匀后涂患处,每晚睡前涂一次,晨起用温水洗去。
六十八 苡仁治老年斑
取苡仁40克左右煮熟或蒸熟,再加入白糖适量,一次吃完,老年斑轻者两个月左右痊愈。重者可继续服用至有效为止。
六十九 黑木耳治老年斑
黑木耳适量,洗净焙干为末,每日餐后热汤送服3克,可治面上黑斑,一个月后即见效。
七十 治日光性皮炎
取鲜桃叶100克,洗净晾干后切碎、装瓶,后将陈醋150克、白酒100克倒入、封口,浸泡7天后滤液密封备用。以药汁涂擦患处,患者即感凉爽舒适。每日3-4次,3-5日即可痊愈。
七十一 韭菜鸭蛋清治过敏性皮炎
将新鲜韭菜洗净,加上鸭蛋清(去黄)涂擦患处,病情较重的,将韭菜汁和鸭蛋清口服,内服、外涂要严格分开。如无鸭蛋,轻者直接用洗净的韭菜涂擦患处即可。
春季常见疾病治疗偏方一
本文2010-11-11 14:33:51发表“医学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8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