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务信息的写法
一、信息与政务信息
(一)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含义:信息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变化及其特征的反映,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表征。
(二)信息的作用
信息是社会系统进行有组织活动的纽带;是现代社会重要资源;是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三)政务信息的定义
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状态与发展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真实反映,是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活动、行政工作动态和重要情况的文稿,为各级领导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实施领导,为机关和基层的工作顺利开展、深入进行和工作指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更好地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公共行政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政务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过程中各项行政工作的特征、发展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是行政管理工作客观活动的状态经过传递后的再现。我们平常讲的政务信息,实际上是专指以政务信息稿形式反馈,经政务信息工作者收集、加工整理、传递、存贮的那一部分特定的政务信息。)
(四)政务信息的分类
(1)按来源:分内源信息与外源信息;
(2)按内容、传递方向:分上报信息(专报上级机关)、政务参考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内部工作信息(机关内部交流)、公开信息(面向社会公众);
(3)按急缓程度:分预知的(常规的)信息、突发性信息;
(4)按机密程度:分普通信息、秘密信息、绝密信息。
二、政务信息的特点和作用
政务信息就是反映行政管理活动的文稿,是领导所不了解的、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政务信息是为政府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有特定对象、内容和目的的官方的、正式渠道的信息。它的特点是:以经济信息为重点,树立全方位信息意识,为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各级政府系统和部门内部的上下沟通和左右交流。政务信息是为政府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服务的一种有特定对象、内容和目的的官方的、正式渠道的信息。
唐太宗李世明说过:“为政之弊,在于雍蔽。”雍蔽就是阻塞、不通气的意思。人不通气就会鼻塞,感冒,不舒服。一个国家、一级政府,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能上达,就会造成全社会的感冒。例如1958年大办钢铁,认为我们国家的粮食白吃几年都没问题。结果造成粮食大量浪费,1959年、1960年,全国挨饿,饿死人不计其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这就是下情没有真实的上达,造成决策失误。这就引出政务信息的几个特点:
(一)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政务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
(二)宏观性。政务信息的功用主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掌握政策,宏观调控,主要是抓大事,抓关系全局的大问题与关键问题。这一特性要求信息员围绕政府工作中心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抓重要的经济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在如何理解宏观性的问题上,我想专门就会议信息谈点看法。一般政府组成部门、或工作机构,相对于整个政府来说,好象没有大事、大问题,而要决定大事,多半是以大型会议的形式来解决。因此,我这里接到的大部分部门来的信息,就是会议信息,往往的写法是:某某大人物参加了会议,例如省工商局或某省长来参加了这次会议。好象会议规格越高,事情就越重要。当然,新闻报道是这样的。但我们政务信息着重是看“务”,也就是“事”,这次会议是为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有哪些措施。而会议本身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因此就会议写信息时,就应只写此会提出了哪些要求、准备办哪能几样事。一二三四就完了。
(三)权威性。政务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四)机密性。有些问题是不能让外界知道的,应该保密。
政务信息的作用。一是为领导科学决策与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二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为领导指导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四是有利于各地和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交流经验(我们普发的宣威政务信息就是一个各地各部门交流的平台);五是促进作风转变和效率的提高(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有时一条简短的信息,抵得上很多文件)。政务信息起到宣传我系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等重要作用。政务信息还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单言之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三、政务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政务信息加工处理的要求:及时、简明、准确。重要的行政信息还要事实较为详尽、数据充分、分析深入、判断准确。
2、政务信息收集的要求:
(1)观察视野要广,收集内容要全面、特别是带有全局性的信息;
(2)收集信息要具有敏锐性,重点是影响全局、重大突发事件、行政管理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具有指导作用的典型事件、可能引发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趋向和苗头、具有可能重要影响意义的新动向和新生事物;
(3)收集的信息要时效新颖、生动准确,具有政务参考作用、指导作用。
3、政务信息筛选和鉴别的要求:真实、适用、简明。
4、政务信息编辑加工的要求:真实准确、适用对路、审慎负责。
——撰写政务信息的基本要求:主要就是8个字“新、实、准、快、精、深、实用”
新。具体要求一是反映的情况必须是新近发生的,即指信息本身的标新程度;二是反映的事情虽然时过已久,但大多数领导并不知道或知之不详,且又是接受者所需的信息;三是反映的事物还没有出现,只是有出现的可能。
实。一是反映的事物必须真实,确有其事,确有其人;二是事物发生的程度,在语言表述上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表达,不能在任何虚构的事实和夸大或缩小的情况发生。
准。既准确无误地收集、整理反馈信息。一是收集反馈客观事物的信息力求准确无误,即反馈各类政务活动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情经过,政务活动主体以及政务活动变化的环境条件、因果关系、变化制约和影响程度等都要真实可靠,恰到好处,忠于事实。
快。信息工作人员要力求做到:一是思想敏锐,反应灵敏,一旦发现有价值、有新内容的信息素材,要立即组织力量,采用最快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收集、表述;二是信息素材收集后,要旋即进行筛选、鉴别,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综合、加工、提炼信息的精华;三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要快速传递,报送服务对象。
精。是指政务信息在保证信息质量前提下,通过信息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其质量和形式达到升华的要求。一是信息的内容要精,一则信息一般要集中反映一个主题、一项主要内容,观点突出,目标明确,与主题内容无关的人和事要一并舍去。二是信息的文字要精,即把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料,通过信息工作人员的加工,力求达到“则简而繁繁而简,简中俱是精华点”。三是向领导提供的信息数量要精,领导的任务重,事情多,信息工作者应力求做到既能全面反映情况,又尽量减少文字材料的数量。
深。一是要根据决策需求和重点工作,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吃透情况的基础上,拿出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信息产品。二是从信息网络提供的大量一般信息资料中,
浅谈政务信息的写法
本文2010-10-27 14:38:37发表“写作技巧”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9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