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摘要:在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融资问题最为突出,而最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的入手点便是积极发展商业银行融资。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发展商业银行融资以解决这一难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
一、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的产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实体经济总数的99%。这些中小企业不但创造了全国60%的gdp和70%的出口贸易额,而且,根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76%的工业新增产值、60%的工业总产值由中小企业创造,全国43.2%的利税由中小企业实现,全国城镇75%的劳动力由中小企业吸纳,66%的发明专利和高于80%的新产品开发由中小企业完成。可以说,中小企业是保证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力量。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沿海出口贸易型中小企业受大很大的冲击,特别是礼品、服装、玩具、纺织品以及印刷等行业,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先后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的现象。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全球经济危机等。而其中,尤以融资难问题最为突出,由于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血液,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企业才可以顺利长久的经营下去。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筹,亲友、同行拆借以及风险投资;外源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不容乐观;风险投资缺乏,拆借规模有限且具有不确定性;创业基金处于探索阶段,规模小、来源少;内源投资捉襟见肘。外源融资渠道中,直接融资是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但证券交易所的门槛较高,创业板市场主要针对高科技产业,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又远远落后于股权市场,因此,相对规模小、信誉等级差,并以低端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往往是首选,由于商业银行的趋利性以及中小企业自身条件限制,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而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据统计,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储蓄到投资的转化非常不充分。
综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中,内源融资匮乏,外源融资受阻,这些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在现阶段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内源融资的问题根源较深,直接融资受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限制,这些短时间内都很难改变,一直以来,我国总体储蓄率较高,而储蓄到投资的转化率却较低,同时,近年来地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并陆续开展跨区经营,行业内部竞争加剧,各银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小企业融资这个市场上来,在产品研发和业务开发方面投入加大。因此,着力发展商业银行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最快捷、效果最显著的方式。
二、我国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贷款方面融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点击下载
上一篇: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下一篇:发展江苏小额保险的思考
本文2010-08-18 10:20:1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81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