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绿色大学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我国高校众多,大学生队伍庞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当前高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存在许多问题,如何通过创建绿色大学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大学;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新时期热议的话题。但是否所有的大学都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学服务地方的途径与方式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才能较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积极探讨。
一、高校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中得知,我国大陆有普通本科院校770所、普通高职院校1207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8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85个。另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于2009年8月25日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时的发言获悉: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在学学生的规模将达到3000万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以上。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世界第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
首先,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已成共识。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高校因学科设置齐全、学者专家云集、科研力量集中,所以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大都在学校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产生和完成,可见大学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再生产基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主渠道。
其次,高校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大学精神,使得大学始终站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前沿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学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大学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聚集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技术研发的前沿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具有相对稳定的研发基础条件。大学的这些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是推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再次,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专门的和发达的现实劳动力。在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中,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为地方培养各类高科技劳动力等人才,造就一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队伍。
二、对目前我国高校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国高校数量、大学生人数庞大,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校如果没有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去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倒会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多年来,我国的大学建设饱受社会谴责,问题丛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管
创建绿色大学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8-18 10:19:54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77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