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业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也相继出现。文章探讨了其现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治安;原因;应对措施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而农村社会的稳定又是农村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对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探析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管理的现状与不足,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求解决的措施,进而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我国目前农村社会治安状况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的不断健全和党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也逐步向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农民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然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从而增加了农村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第一,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致使大量的进城务工农民返乡,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判断能力较弱,易被犯罪团伙、宗教迷信组织所利用,成为其主要组成人员,为农村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甚至在一些农村已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的地头蛇组织,恶势力犯罪频繁发生。
第二,改革措施不断深入发展,地区差别、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社会财富开始相对集中,住房、医疗和教育费用居高不下的重重压力,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滋生了“仇富”的心理,盗窃和抢劫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生活的窘迫,更是一种报复和发泄。社会格局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增强,流窜作案性质的案件逐年上升,为治安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第三,基层社会治安维护机制弱化,农村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没能得到提升,对农村新型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无法准确判断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在农村生活方式改变,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农村社会治安中面临疏导新矛盾的真空状态。
第四,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因征地而引发的矛盾层出不穷,基层干部滥用职权而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干群关系异常紧张,为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种下了诱因。
&n
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探析
点击下载
上一篇:论侵权责任法中的补充责任下一篇:“人肉搜索”与伦理道德
本文2010-08-18 10:19:49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7475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