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教育的情况调查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使县委、县政府全面了解教育,更好地决策教育,办好****教育,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一、教育的基本情况:
> 1、教职员工数及其结构
> ①全县共有公办教职员工6094人,其中8月份进入财政工资统发人员5120人(教育局机关88人,电大10人,教师进修学校33人,养正中学89人,湘粤学校26人,中小学校4874人),未纳入工资统发人员12人,离退休教职工962人。社会力量办学校(含幼儿园)聘用教职工714人。
> ②中小学校编制及人员结构情况如下表:
> 注:以上人员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人员计483人。
> 2、中小学生数(2003年上期人数):
> 全县现有在校学生数102476人,其中高中生6111人(含六中),我县每万人口与在校高中生之比为1:113(我县与郴州其他10个县市区比,排列第5位),初中生39989人(含民办学校6012人),小学生56376人(含民办学校3486人)。
> 3、教育投入渠道情况。目前,我县教育投入主要有五条渠道:①国家拨款(主渠道);②政策征收(学杂费);③社会捐资(自愿性);④学校自筹(勤工俭学);⑤其他投入。
> 4、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2002年教育经费总预算为5850万元,其中县财政对教育的预算为4980万元。1997年-2002年县财政对教育投入逐年提高,列表如下:
> 5、教职工工资发放情况。从2000年5月起,全县教职工工资纳入财政工资统发中心,统发后,教师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现全县教职工人平月档案工资为795元,加上政策性补贴人平月收入为930元。
> 6、教育欠债情况。
> 教育欠债,主要是基建欠债。截至2003年7月底,全县中小学历年来基建、改危等欠债总额仍有5888.6万元。
> 7、学校基础设备设施情况:
> 公办学校部分:
> ①校点所数。全县现有公办中小学校(点)328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县属初中3所,矿、场中学3所,乡镇初中28所,小学和幼儿园290所。
> ②校舍情况。全县公办学校校舍总面积为76.12万m2,生平8.19m2,校园面积4271.92亩。教职工校内住房面积16.45万m2,约人平22m2,中小学成套标准住房1283套,其中城区学校519套,已全部出售,农村836套。目前,全县农村中小学住房制度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 ③电教、仪器设备设施情况。全县共有电教设备设施总价值1860万元,有68所中小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并开了课,共有电脑2193台,22所学校建有了语音室,12所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仪器设备设施总价值为602.4元,其中中学457.8万元,小学144.6万元,全县有18所学校仪器配套达到一类标准,有228所学校达二类标准,有50所学校达三类标准。
> ④图书资料情况,全县中小学图书资料64万册,总价值528万元,生均图书6.4册,其中中心小学生均12册,初中生均14册,高中生均20册,村小生均3册。
> ⑤体卫器材情况。全县中小学校配备体育器材达一类标准的学校14所,达二类标准的71所,达三类169所,配备卫生器材达一类标准的学校7所,达二类标准的34所,达三类标准的193所。
> 民办学校部分:
> ①全县现有民办中小学37所,其中中学17所(主要是初中),小学6所,幼儿园14所。
> ②校舍情况。全县民办学校共有校园面积44万m2,校舍面积11.9万m2。
> ③电教仪器图书装备。民办学校有电教、仪器设备价值456.1万元,图书资料7.4万册。
> 二、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 ①落实“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省、市规定,从2000年起,用5-10年时间,抓好“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省、市政府每年的下半年对各县(市)进行年检一次,连续三年年检不合格的,取消其“普九”合格县、市资格。
> ②改善办学条件。为满足“普九”的需要和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要组织发动群众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和完善教学设备设施,特别要注重改造危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危房改造,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 ③当好县委、政府参谋,依法筹措教育经费,确保教育正常运转。
> ④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依照上级的政策要求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指导和实施。近一两年,我县布局调整的重点是撤并村办小学和教学点,调整扩大初中容量,改变一村多校现象,提倡多村联办小学,乡镇联办初中。
> 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是实现“三个突破”:
> 一是要突破所有制结构,着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目前,我县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园)37所,在校学生12075人,教职工829人,分别占全县在校学生、教职工总数的10.78%和16.54%。到2005年,要力争实现幼儿教育以民办为主,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比例要达到30%左右。发展民办学校的重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 二是突破现有办学模式,走出一条以公办为主另加国有民办、租赁、股份制办学相结合的新路子。
> 三是突破现有管理模式,实现四个合并:乡镇学区与乡镇中学或中心小学合并,乡镇农校与乡镇中学合并(2001年8月前已到位),电大工作站与职校合并,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机构合并。
> 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在数量上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编制要求,在质量上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职称等要求。超编教职工和不合格教职工要逐步分流。
> ⑦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主要有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工资结构制、
> 一、教育的基本情况:
> 1、教职员工数及其结构
> ①全县共有公办教职员工6094人,其中8月份进入财政工资统发人员5120人(教育局机关88人,电大10人,教师进修学校33人,养正中学89人,湘粤学校26人,中小学校4874人),未纳入工资统发人员12人,离退休教职工962人。社会力量办学校(含幼儿园)聘用教职工714人。
> ②中小学校编制及人员结构情况如下表:
> 注:以上人员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人员计483人。
> 2、中小学生数(2003年上期人数):
> 全县现有在校学生数102476人,其中高中生6111人(含六中),我县每万人口与在校高中生之比为1:113(我县与郴州其他10个县市区比,排列第5位),初中生39989人(含民办学校6012人),小学生56376人(含民办学校3486人)。
> 3、教育投入渠道情况。目前,我县教育投入主要有五条渠道:①国家拨款(主渠道);②政策征收(学杂费);③社会捐资(自愿性);④学校自筹(勤工俭学);⑤其他投入。
> 4、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2002年教育经费总预算为5850万元,其中县财政对教育的预算为4980万元。1997年-2002年县财政对教育投入逐年提高,列表如下:
> 5、教职工工资发放情况。从2000年5月起,全县教职工工资纳入财政工资统发中心,统发后,教师工资能按时足额发放。现全县教职工人平月档案工资为795元,加上政策性补贴人平月收入为930元。
> 6、教育欠债情况。
> 教育欠债,主要是基建欠债。截至2003年7月底,全县中小学历年来基建、改危等欠债总额仍有5888.6万元。
> 7、学校基础设备设施情况:
> 公办学校部分:
> ①校点所数。全县现有公办中小学校(点)328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县属初中3所,矿、场中学3所,乡镇初中28所,小学和幼儿园290所。
> ②校舍情况。全县公办学校校舍总面积为76.12万m2,生平8.19m2,校园面积4271.92亩。教职工校内住房面积16.45万m2,约人平22m2,中小学成套标准住房1283套,其中城区学校519套,已全部出售,农村836套。目前,全县农村中小学住房制度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 ③电教、仪器设备设施情况。全县共有电教设备设施总价值1860万元,有68所中小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并开了课,共有电脑2193台,22所学校建有了语音室,12所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仪器设备设施总价值为602.4元,其中中学457.8万元,小学144.6万元,全县有18所学校仪器配套达到一类标准,有228所学校达二类标准,有50所学校达三类标准。
> ④图书资料情况,全县中小学图书资料64万册,总价值528万元,生均图书6.4册,其中中心小学生均12册,初中生均14册,高中生均20册,村小生均3册。
> ⑤体卫器材情况。全县中小学校配备体育器材达一类标准的学校14所,达二类标准的71所,达三类169所,配备卫生器材达一类标准的学校7所,达二类标准的34所,达三类标准的193所。
> 民办学校部分:
> ①全县现有民办中小学37所,其中中学17所(主要是初中),小学6所,幼儿园14所。
> ②校舍情况。全县民办学校共有校园面积44万m2,校舍面积11.9万m2。
> ③电教仪器图书装备。民办学校有电教、仪器设备价值456.1万元,图书资料7.4万册。
> 二、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 ①落实“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省、市规定,从2000年起,用5-10年时间,抓好“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省、市政府每年的下半年对各县(市)进行年检一次,连续三年年检不合格的,取消其“普九”合格县、市资格。
> ②改善办学条件。为满足“普九”的需要和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要组织发动群众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和完善教学设备设施,特别要注重改造危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危房改造,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 ③当好县委、政府参谋,依法筹措教育经费,确保教育正常运转。
> ④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依照上级的政策要求搞好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划、指导和实施。近一两年,我县布局调整的重点是撤并村办小学和教学点,调整扩大初中容量,改变一村多校现象,提倡多村联办小学,乡镇联办初中。
> 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是实现“三个突破”:
> 一是要突破所有制结构,着力发展社会力量办学。目前,我县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园)37所,在校学生12075人,教职工829人,分别占全县在校学生、教职工总数的10.78%和16.54%。到2005年,要力争实现幼儿教育以民办为主,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比例要达到30%左右。发展民办学校的重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 二是突破现有办学模式,走出一条以公办为主另加国有民办、租赁、股份制办学相结合的新路子。
> 三是突破现有管理模式,实现四个合并:乡镇学区与乡镇中学或中心小学合并,乡镇农校与乡镇中学合并(2001年8月前已到位),电大工作站与职校合并,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机构合并。
> 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队伍在数量上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编制要求,在质量上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职称等要求。超编教职工和不合格教职工要逐步分流。
> ⑦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主要有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工资结构制、
关于*县教育的情况调查
点击下载
上一篇:北京市民品牌认知程度调查报告下一篇:**县采煤沉陷区受损情况调查报告
本文2005-05-19 15:08:00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622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教育和体育局《校园安全防范评价办法》(新教发〔2021〕66号).doc
- 教育和体育局《全市教体系统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新教函〔2020〕7号).doc
- 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的意见》(新教发〔2021〕61号).pdf
- 4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x
- 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的意见》(新教发〔2021〕61号).doc
- 4s汽车美容店畅销产品明细表.docx
- 教育和体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合并20210625(3)(1).pdf
- 4S店经销商申请表.docx
- 教育和体育关于做好全市学校防汛工作的通知7.15.docx
- 教育和体育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学校防汛工作的通知7.17.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