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调度、合理配置,确保澳门供水安全(孙波)
2009-2010年枯水期水量调度是珠江防总自2004年成功开展5次水量调度工作以来面临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2009年,珠江流域后汛期直至枯水期遭受特枯年份影响,流域中上游降雨少、来水枯、蓄水严重不足;受厄尔尼诺现象海平面上升和后汛期径流量的急剧减少,珠海市平岗主力泵站9月15日便出现强咸潮影响,基本呈现出现早、强度大、不间断、反常态的总体态势。咸潮的异常活跃严重威胁澳门、珠海等地区供水安全,开展珠江水量调度工作势在必行;但是上游骨干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截止9月15日8时水量调度涉及的主要骨干水库天生桥一级、龙滩、百色和飞来峡的有效蓄水总量仅为86.4亿立方米,比2008年同期的有效蓄水总量少94.3亿立方米,比今年调度方案要求天一、龙滩两库至少112的基本条件少近25亿,珠江防总面临新的技术挑战。
面对“咸情增强,如何利用严重紧缺的水资源,保障压咸效果”的新课题,9月15日第六次珠江水量调度实施以来,珠江防总办全力以赴,精确预测、深度挖潜、动态调度,在5次成功经验基础上,深入分析“避涨压退”、“动态控制”的实施尺度,细化影响咸潮的主因及辅因,结合下垫面变化科学降低最小压咸流量,形成了“马鞍形调度”、“精细调度”等更加优化的技术方式。
一是精确预测,大胆推断平岗泵站、联石湾水闸取淡、引淡时机
河口咸潮受径流、潮汐、波浪、风、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的驱动、影响和制约,咸潮活动机理复杂,因此,咸潮的精确预测预报一直是国际学术和工程领域的难题。近几年,受径流、地形变化影响,珠江河口咸潮活动规律不断变化,咸潮的精确预测预报难度进一步加大。
在前五次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工作中,珠江防总办在咸潮活动规律、影响因子定量化、咸情预测预报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如:枯水期、潮周期和日的时间尺度上多(单)因子输入-多(单)因子输出的预测预报模型,风对咸潮影响的定量研究、最佳压咸时段与最小压咸流量优化研究等。咸潮的预测预报,除考虑径流、潮汐等影响因子外,还充分考虑气象因子和咸潮活动规律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了预报精度。目前,平岗泵站、联石湾水闸抢淡时机可精确到半日潮周期,咸潮预
科学调度、合理配置,确保澳门供水安全(孙波)
本文2010-03-12 15:04:3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