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恩县洼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钱秀红 李占华 邵欣 伊兆文)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83下载174次收藏
  [摘要]恩县洼滞洪区属海河流域卫运河系。对确保天津、津浦铁路及下游干流河道安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恩县洼滞洪区作为国家一类重点蓄滞洪区,由于投资规模较小,目前存在安全建设严重滞后;主要退水河道淤积、建筑物老化损坏严重、撤退路不足;管理措施薄弱、滞洪运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启用困难、启用损失巨大等问题。针对洪水运用分析,滞洪区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v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 - 1184 (2008) 03 - 0095 - 03

1 恩县洼滞洪区基本情况

恩县洼滞洪区位于山东省武城县北部卫运河下游右岸,是漳卫河系防洪体系中最后一个滞洪区,对确保天津、津浦铁路及下游干流河道的行洪安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东以陈公堤为界,南至平(原) 武(城)公路,西部为自然地形,北部为卫运河右岸大堤,总面积325 km2 ,最大滞洪水量7 亿m3。滞洪区涉及武城县滕庄、鲁权屯、郝王庄三个镇及武城县城(武城镇) ,154 个村庄, 13.9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 万人) ,耕地面积34.6 万亩,是武城县的主要产粮、产棉区。

建国后,为了确保天津、津浦铁路及下游干流河道安全,曾分别于1954、1955、1963 年3 次滞洪。其中1954 年滞洪水量1.4 亿m3 ,滞洪水位22.57 m,淹没面积140 km2 ,耕地16.3 万亩。1955 年滞洪水量1.7亿m3 , 滞洪水位22.89 m, 淹没面积190 km2 , 耕地22.8万亩。特别是在1963年发生特大洪水时,漳卫河中上游堤防多处溃决,京广铁路中断,下游河道防洪形势极为严峻,为了确保津浦铁路安全运行并减轻天津市的防洪压力,中央决定在四女寺村西扒堤分洪,最大分洪流量为1 000 m3 / s,区内最高滞洪水位达24.75m,滞蓄洪量达6.99 亿m3 ,淹没面积325.0 km2 ,耕地40.0 万亩,村庄151 个,倒塌房屋8 万余间,死亡7人,受灾人口近716 万人。

2 洪水风险分析

2.1 洪水调节分析

近年来,由于上游来水减少、岳城水库泄水挟沙,卫运河中下游段河道、漳卫新河河道特别是是辛集以下河道淤积严重,庆云闸至海丰段河道行洪能力降低了57%,入海尾闾不畅,泄洪能力大幅下降。“96.8”洪水出现了低流量、高水位的特点。因此国家防总以国汛[1997]7 号文对漳卫南运河洪水调度方案进行了调整,改以水位标准作为实施防洪调度和进行防汛措施落实的依据,规定:如卫运河、漳卫新河洪水超过保证水位,沿河各级政府须加强防守,充分利用河道强迫行洪。当河道堤防发生严重险情,为避免堤防决口,开启西郑庄闸向恩县洼分洪。据分析,在现状情况下,卫运河20 年一遇洪水就需启用恩县洼。

针对卫运河低流量、高水位的现状,在恩县洼滞洪区启用标准降低的情况下,规划恩县洼分Ⅰ、Ⅱ、Ⅲ三区,实行分区联合运用滞洪。利民河以南,以头屯南干沟和利民河东支为界,分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恩县洼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钱秀红 李占华 邵欣 伊兆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