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水源井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曹嘉辉)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854下载218次收藏
  摘要:探讨一种合理的优化运行方案使水源井运行的各环节基本保持在一个高效稳定的工况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度。

关键词:水源井 优化运行

随着北京地区持续几年的干旱少雨, 水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为缓解城区用水压力, 北京市先后开辟了几个应急水源, 其中有引外埠地表水的, 也有引本市远近郊区县地下水的。在引地下水供水的应急水源中, 随着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 个别运行的水源井出现了抽空现象。一方面电能损耗严重另一方面, 造成了水源井运行工况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了水泵、电机及配电设施的正常使用寿命, 增加了供水的成本又为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1 水源井运行方式优化调整简述

水源井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就是在当前的地下水补给状态下通过对水泵型号的选择、下泵深度的调整, 使水泵在工作中保持一个高效、稳定、采水量相对较大的运行状态, 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平稳运行的目的。对单个水源井而言, 上述过程就是对水源井合理降深的实现过程。

(1)降深。水泵从水源井中抽水时, 井内水面上会形成一个下降漏斗, 漏斗的深度就是降深。实际中, 可测量水泵开启前后的静、动水位, 动静水位差就是降深。

(2)合理降深。水源井的降深与井内地下水的补给状态及水泵选型有关。降深过大说明水泵偏大, 水源井的补给不足, 水泵会出现抽空现象;降深过小则说明水泵偏小,水源井补给充足, 但采水量偏小。根据经验值, 合理的降深应为3-15m。在这一范围内, 水泵运行是高效的, 工况是稳定的, 水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水源井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曹嘉辉)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