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谈永定河现状和防汛问题及建议(龚秀英)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290下载131次收藏
  近些年来, 永定河虽未产生洪水, 但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永定河的防汛工作一直没有放松。自1954年开始修建官厅水库, 到2003年滞洪水库主体工程完工, 防洪工程体系日趋完善, 河道的防洪标准有了很大提高。同时非工程措施的建设也在逐步加强, 各种防洪预案不断地修订和完善, 防汛通讯设施不断改善。在现状条件下, 永定河上游如来洪水, 防洪安全系数有多大, 还会出现什么问题, 哪个环节比较薄弱, 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等等, 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1 必须清醒认识永定河的河道特性

北京市界内管辖的永定河干流长169.55km。因其不同的河道特征及防汛特点, 可分为官厅山峡段、三家店至卢沟桥段及卢沟桥至梁各庄段, 官厅山峡全部为山区河道,后两段则为平原河道。

官厅山峡段:流域面积1600km2, 河长约110km,落差340m, 平均纵坡1/320, 河面宽100-300m;沿岸高山连亘, 水随山转;自幽州起, 两岸有十几条支流汇入,大都是山溪;受两岸峭壁约束, 洪水下泄速度快。

三家店至卢沟桥段:河道长17.4km,1992年曾对该段河道进行治理, 疏挖了河道, 筑了右堤, 治理后河底宽230-500m, 河底纵坡2.65‰。河床均为砂砾石冲积层,砂砾颗粒自上而下逐渐变细。洪水在三家店出山后, 两岸约束渐减, 而流势仍急, 洪流折冲, 堤基每被淘刷。卢沟桥附近河床比天安门广场高出15m。历史上和解放后此段堤防便一直成为城市防洪重点。

卢沟桥至梁各庄段:河道长60.8km,堤防宽窄变化很大, 河底纵坡由1/1000减缓到1/2600。河道属游荡型河道, 没有固定的河道形态, 行洪河道与滩地之间没有明确的固定界限, 河道善冲善淤, 主流游荡不定, 尤其在中小洪水时主流摆动没有一定的规律。历史上, 洪水挟带大量泥沙不断淤积, 抬高河床, 使河床高程高于堤外地面3-5m,形成地上悬河。

2 牢记官厅山峡是暴雨多发区, 且仍没有控制工程

永定河官厅山峡因所处特殊的地势条件和气象因素,决定了其是暴雨多发区。根据资料统计, 自1924-1979年的56年中, 官厅山峡区间发生大暴雨达31次, 日雨量范围在100.9-434.8mm;自1925-1958年的34年间,山峡区间产生暴雨洪水有7次, 其中最大洪峰流量三家店站为4665m3/s,发生在1939年7月25日。7次洪水中,尤为典型的有2次, 一次是1939年洪水, 一次是1956年8月洪水。这2次洪水, 均对下游造成了巨大损失。

自1979年以后, 山峡区间虽未产生较大降雨, 但近几年多次出现突发降雨、雨量集中的现象。如1999年, 永定河流域日最大降雨量达191mm, 地点在黄塔站;2000年,永定河流域汛期累计最大降雨量为549mm, 地点是苇子水, 其中日最大降雨发生在上苇店, 降雨量为264mm。受暴雨过程的影响, 7月4日15时10分,雁翅水文站出现洪峰流量190m3/s。2004年8月9日, 三家店55min降雨达99mm。几次突发降雨, 有的使三家店拦河闸向下游放水,有的造成堤防拉沟、多处发生比较严重的雨毁现象。

永定河滞洪水库工程虽能对上游50-100年一遇洪水起到一定的滞蓄作用, 但不能减轻三家店以下至卢沟桥河段的防洪压力, 更对100年一遇以上标准的洪水无力控制。因此, 在工程措施方面, 应依据《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永定河防洪规划》, 尽快实施陈家庄水库工程建设, 对山峡洪水在山峡出口进行拦截, 既可提高永定河防洪标准上一个等级, 减轻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和小清河分洪区的分洪压力, 保障下游河道的生态建设, 提高下游地区的防洪效益。在非工程措施方面, 应完善官厅山峡区间的洪水预报系统, 对官厅水库下泄、官厅山峡洪水、下游连降暴雨等情况同时发生的情况下, 如何合理调度进行研究论证,制定各种可能发生的雨水情况下的调度预案。

3 卢沟桥以下河道的防汛应引起关注

卢沟桥以下的河道特性, 是发生洪水时极易出险的主要原因。有资料统计, 自清代1750年至1956年的207年间, 卢沟桥以下至梁各庄段决堤33次。平均每6年1次。可见, 不论洪水发生的次数, 还是出险次数都是很频繁的。1949年以来, 大兴段基本是年年出险, 其中较为突出的年份有4次,分别在195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谈永定河现状和防汛问题及建议(龚秀英)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