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十年节水灌溉经验(沈宗科)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49下载284次收藏
  摘 要:近十年来,中卫市沙坡头区为彻底扭转灌区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拖欠水费等问题,采取了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节水新技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以强化水量调度管理,严格计划用水为中心,从狠抓水管单位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入手,灵活调度,合理安排灌水秩序,实现了灌区渠道无决口,庄稼无告旱,群众无上访,水费无拖欠的可喜局面,为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基本情况

中卫市沙坡头区位于宁夏引黄灌区西部,地处卫宁平原上游,灌溉历史悠久,是宁夏古老灌区之一。黄河自黑山峡入境,于胜金关出境,东西长114km,横穿灌区中部,是一个灌排配套的独立灌区。

中卫市沙坡头区灌溉面积31133.3hm2,辖12个镇(乡),现有人口39.31万人,分河南、河北两个灌区,河南灌区有羚羊角渠、羚羊寿渠及南山台扬水干渠。河北灌区有沙坡头美利渠总干渠及一、二、三支干渠和北支干渠。共管辖干渠八条,全长213.3km,与13185条支、斗、农渠配套灌溉,引黄河水流量58m3/s,年均引水总量57973.8万m3,管辖干沟九条,全长158.6km,排水流量24.5m3/s,年排水总量19430万m3,与3388条支斗沟交集成网,汇集排水入黄河。

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加之水价偏低,灌区存在着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短缺,灌溉水保证率低等严重问题。大水漫灌,昼灌夜不灌,纵水入沟现象严重,致使灌区灌溉高峰期用水秩序混乱,告旱现象频繁出现,在大量浪费水的同时,水费欠缴数量也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开展。再加之近年来宜农荒地开发,水资源日益短缺,已成为灌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为了彻底扭转水利管理工作被动局面,从1999年开始,中卫市沙坡头区采取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新技术,在灌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取得了显著成效。因而,2005年、2007中卫灌区被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评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和取用水管理先进集体,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先进集体。

二、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

1.采取工程节水措施

(1)加大渠系衬砌和建筑物改造配套,提高渠系水利用率。由于历史的原因,灌区内多数支斗渠都是明口,既无法启闭,更无法量水。近年来,中卫市沙坡头区多方投资9350万元,对干渠上的405座直开口进行了配套改造,共配套各类建筑物669座,量水设施85处,衬砌干、支、斗渠158条,使输水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为在全灌区推行支渠口计量配水和商品化管理创造了工程条件。渠道防渗彻护占到40%,节水灌溉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较建成前节水20%以上。

(2)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节水灌溉打好基础。2006年至2008年,中卫市沙坡头区把搞好春、秋季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改善沙坡头区灌排工程设施、保证输排水畅通的一项主要措施。春季以农水工程建设维修、改造为主。秋季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三年共投入资金5826.32万元,集中力量对总长275.17km的7条干支沟,进行了彻底清淤整治。2008年共清淤各级渠道12408条,长1773km。砌护渠道116条,长67.4km,为节水灌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改进灌水技术,降低灌溉定额。中卫市沙坡头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小畦灌溉11173.3hm2。田块一般在0.3-0.5亩,减少灌溉定额约25%,粮食单产提高5%。走科技兴水之路,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日光温室大棚5666.6hm2,节水40%。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333.3hm2,减少灌溉定额50%,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4)实行沟水回灌,有效利用水资源。即利用上游沟道排出的地下水和灌溉回归水引入渠系灌溉下游农田,全灌区共建有沟水回灌工程5处,灌溉面积2200hm2。其中最大的一处引水流量4m3/s,灌溉面积733.3hm2。沟水回灌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和废弃水,不仅减轻了干渠引水压力,还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5)打井抽水,抗旱补灌。共投资156.9万元,打井30眼,解决干渠下游或大型支渠末稍地段400hm2灌溉死角地段问题。

(6) 建立香山硒砂瓜引黄高效节水补灌工程。2006年投资1077.1万元建设了香山一期硒砂瓜补灌工程,2007年投资1588.5万元建设了香山二期、永康一期硒砂瓜补灌工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十年节水灌溉经验(沈宗科)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