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梁峁与沟谷填挖改造工程场区的环境治理(靳红强 李久林 刘卓)
提要 随着兰州城市建设用地向两山及沟谷区扩展,人工填挖改造工程场地的环境治理问题日显突出。通过某重点文化工程的环境灾害分析,结合场地特点对环境治理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了边坡治理与洪水泥流排导治理方案。
关键词 环境治理 边坡 压脚 减重 洪水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兰州市工程建设用地逐步向城区外围的黄土梁峁斜坡地带扩展,移山填沟开发土地资源并进行工程建设的项目日益增多,在南北两山绿化区已建和待建的景观建筑陆续增加。土地开发区工程建设时,大填大挖破坏了原始地形地貌,形成了貌似平整的高边坡、高填方建设场地,隐伏着黄土与填土湿陷、地面沉降、滑坡、洪水与泥石流等环境工程问题。本文介绍某文化重点工程环境治理设计的经验和体会。
2.场区环境现状
该工程场区为兰州市北山九洲台南麓黄土梁峁斜坡地带,在兰州市地貌区划图上属梁峁窄谷区(Ⅱ1区) 。黄土覆盖最大厚度达300m左右,自下而上主要由巨厚的第四系早更新世黄土(q1) 、中更新世黄土(q2) 和较薄的晚更新世黄土(q3) 组成,仅在沟谷斜坡地带搬运堆积有坡洪积全新世黄土(q4dl---pl) 。其下部为薄层早更新世冲积砂砾卵石(q1al)。第四系地层以下为区域性夷平面,由寒武系皋兰群各类片岩或片麻岩等变质岩类组成黄土梁峁基底。
工程场地原始地形为丘状黄土山峁,近20年来历经削山填沟绿化,降低了30余m,形成了占地120×200m的黄土平台。场地西侧为虚填方形成的高边坡,坡高自北向南在15~30m之间变化,平均坡度40度左右,按规范属三级土质边坡。西侧边坡坡体上部为人工堆填土,中部为坡积冲积次生黄土,深部为风成老黄土。为提高地基承载力,采用了预浸水加强夯处理地基湿陷性,由于受强夯振动影响,在坡面局部产生了3个部位错落或八字形裂缝,均属后期堆填层内的浅层错落,错落体积小于200 m3,虽不致影响场地和拟建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但对其产生的再次错落必须重视。经验算,西侧高边坡在干燥状态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但在灌溉水入渗饱和及地震等不利条件下,将处于失稳状态。因此,必须要进行该边坡的治理。
场地上游东西两条分水岭之间流域面积约0.35km2,平均坡率0.3左右,集中暴雨时上游来水将对场区产生洪水危害,并且场地西侧冲
黄土梁峁与沟谷填挖改造工程场区的环境治理(靳红强 李久林 刘卓)
本文2010-03-12 15:01:46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