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县西苕溪东山段河道废直返弯的研究与实践(王勇)
西苕溪东山段河道位于安吉县递铺镇东山村,本段河道为弯曲型河流。1978年,安吉县为增加耕地面积,对安吉县境内的西苕溪及其支流上的八处河段进行了裁弯取直,新开河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在西苕溪干流上的新开河工程,工程于1978年2月动工,1978年4月停工,停工时, 新开河全长1700m, 河道进口底高程在8.0~9.5m,河道出口底高程6.7~7.2m, 两岸堤顶高程12.2~12.7m,河底宽约40m,堤距约60m,边坡1:2,为单式断面。河道开通后,新老河道同时过流,该段河道实际上成为分汊型河道,但由于新开河进口与老河交角较大,在弯道环流作用下,进口上唇不断淤积,下唇不断冲刷,危及下唇附近村庄的安全,同时,由于上唇淤积后,进流量减小,河道水位下降,机埠抽不上水,影响农业灌溉。1992年5月至1993年7月,原三官乡组织实施了新开河进口治理工程,疏通新河口320 m,河道护岸810m,建导流堤一条。新开河开通后,一方面减轻了原老河道的冲刷和防洪压力,提高了江渚溪自然村和双联、银湾、红星三个斗的防洪抗灾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新开河河道断面、坡降、进口水流方向、河床粒径等与河道流量、流速无法适应,使新开河不同程度的发生冲刷现象,使得桥梁基础外露,河岸塌坍,威胁两岸居民安全,造成了防洪被动局面。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安吉县水利局三次对新开河进行了整治,但由于新开河的严重冲刷是水流与河床的不协调引起的,工程“先天不足”,虽经整治却无法彻底解决新开河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由于西苕溪新开河出口下游河道的采砂,目前在西苕溪干流新开河出口附近造成了近5m的落差,使得上游河道溯源冲刷十分严重,在溯源冲刷过程中,上游河势发生了变化,其中西苕溪东山河段在洪水时的河势变化相当剧烈,主要表现为河床纵向
浙江安吉县西苕溪东山段河道废直返弯的研究与实践(王勇)
本文2010-03-12 15:01:39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