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管理的思考(詹晓安)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开展“问计基层群众,共谋科学发展”大调研活动的要求,我选择了湘江流域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10月底,我带领水利厅水政处、规计处、水文局、水电设计院的有关同志,深入湘江的上游永州市、中游衡阳市、下游长沙市实地考察调研。在长沙还与水资源管理的基层工作人员。就水资源管理及流域管理问题进行了座谈。认真学习和查阅了流域管理理论资料和国内外流域管理相关材料,并与相关高校的同志进行了交流。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对湘江流域水资源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加强湘江水资源管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必须高度重视湘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资源管理问题
湘江是我省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9.6万平方公里,湖南境内流域面积8.53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4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00多亿立方米。湘江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是孕育湖湘文明的生命之河。沿岸分布有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永州、郴州、娄底等7个地级市,2007年流域总人口3276.5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48%,其经济总量占全省2/3,是湖南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流域。建国以来我们在湘江流域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开发利用水资源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沿岸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水源。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利工程体系的不完善,特别是沿岸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问题已日益显现,这个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会进一步突出,同时水资源管理也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相适应。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流域水资源问题已经凸现
通过这次基层调研,特别是通过我们平时工作中对流域情况的了解,目前,湘江流域面临诸多水问题。
1、防洪除涝整体能力不强
湘江流域防洪除涝体系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其干支流水库防洪库容偏少,特别是干流缺乏控制性防洪水库,防洪调控能力弱。目前流域防洪主要还是依靠堤防,受历史条件和建设资金制约,其堤防达标率不高,每到汛期,流域防洪压力很大。沿岸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不完善、不配套,且年久失修,一遇大雨内涝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
2、水资源紧缺问题凸现
流域水资源总量相对丰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其下流控制水文站实测流量最大达20800m3/s,而最小流量仅100多m3/s。全流域缺乏有效的水资源配置工程,目前仅只有东江水库具有较大的水资源调控能力。但该水库属多年调节水库,年季水量有限,难以长时间为下游补水。同时由于河道采砂、航道疏浚及水流自然冲刷等原因造成河道严重下切,特别是枯水季节下游河段同流量水位严重偏低,近些年由于枯季水量减少及水位下降等原因,湘江下游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凸现,2003年、2007年、2008年枯水季节有较长时间主要依靠上游东江补水才基本保证下游长、株、潭的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需求。
3、水环境状况堪忧
全省有20%的大中型企业分布在湘江沿岸。自80年代以来,污水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近几年各级政府大力治理,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有较大改善,但总体水资源质量没有显著提高,水环境状况没有根本好转,部分河段大肠菌群、氨氮超标严重,特别是干流衡阳、湘潭、株洲、长沙城区河段以及支流蒸水、郴江、渌水、涟水、浏阳河、捞刀河、沩水下游河段水质仍较差,出现iv类、v类水体,直接影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
4、河流生态受到威胁
湘江流域采矿业较为发达,加上城市化建设加快及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频繁。随意侵占岸线、水域、河道现象严重,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问题也相当突出,特别是河道无序采砂、淘金,导致河床、河势破坏,影响防洪安全,危及河流健康。
(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新的水资源问题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研究一个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现状问题很重要,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水资源问题更显重要,我在认真研究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上,对湘江流域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1、经济社会发展会促使水资源量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湖南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区域人口和经济的集中,城市规模的扩大,势必导致供水规模的扩大和供水保证率要求的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反过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扩张产生制约。如湘江下游长株潭地区在现有人口和现有经济总量情况下,只需加强三市城市污水治理,保证河流最小控制流量,基本能保证供水安全。但是在长株潭城市群建
湘江流域管理的思考(詹晓安)
本文2010-03-12 14:59:43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