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浦江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之我见(罗嗣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07下载248次收藏
 



摘 要

当代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深的一次科技革命。信息化的突飞猛进,推动了全球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的治水思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以推动水利现代化。

一、基本情况

浦江镇位于闵行区东部,北靠浦东新区,东邻南汇区,南接奉贤区,西临黄浦江,其南北长约15.2km ,东西宽约10 km,总面积102.1 km2 ,是上海市最大的城镇。地处太湖流域蝶形盆地东南缘,系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块平均高程约在海拔4.3米左右。全镇人口90561人,其中农业人口74900人,辖56个村民委员会,总居民户数为30896户。浦江镇现有村管以上河道320多条,长396公里,水面积10.1km2,其中区管河道5条34.16公里,镇管河道41条,98.68km。浦江镇的河流均属黄浦江水系,受潮汐影响。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潮型,一日两潮涨落,涨潮夹带泥沙,河道极易淤积。

浦江镇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4—6月)温暖多变,夏季(6—9月)高温多雨,秋季(9—11月)先湿后干,冬季(11—3月)寒冷干燥。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该地区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17mm,5—9月是梅雨、台风暴雨频繁时期,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由于该地区雨水较多,且降雨较集中,大量的河道、土地受雨水冲刷地表泾流,河水流动,以及潮水的涨落,船只航行时的冲击波影响,加上耕作和灌溉方法不当,植被破坏,河堤与边坡又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使河坡发生坍塌,河床淤积,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河道的调蓄能力、排灌能力、抗灾能力和通航能力,同时引起水环境的劣化。通过对郁新河、跃进河等五条镇级河道进行调查,由于航运造成河道年冲刷程度在1.2 m3/m—1.9 m3/m,年冲刷量在5280m3--42370m3 ( 详见表一 )。河道淤积也十分严重,如对2000年疏浚过的牛肠泾进行测量,一年内河道淤积量达6.16万m3 ( 详见表二 )。

近几年来,浦江镇在河道整治和水环境治理方面做了一定工作。自1999年以来,先后对向阳河、牛肠泾、红卫河、先利河等进行了河道疏浚,目前在部分河道两旁进行了绿化建设。如先利河靠近三鲁路这一河段两岸已种植了广玉兰、棕榈、杨树等绿化树种,林下还布置了黄杨树等灌木,同时播种了草种。通过整治,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对水土保持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工作还只是刚刚在起步,与浦江镇总体规划,人们居住环境的需求和防汛抗旱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2000年,闵行区对镇街道行政区进行了调整,将浦东原鲁汇、杜行、陈行三镇合并为一镇,即浦江镇。接着在新一轮的城市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浦江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之我见(罗嗣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