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技术在上海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王培兴)
进入90年代,上海的蔬菜生产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市民要求常所能吃到各种新鲜的蔬菜,因此保护地栽培大量发展,到1998年底,上海已拥有300个蔬菜园场,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2666hm2。从1997年3月开始,在市郊蔬菜园艺场温室大棚内开展滴灌的试点工作,1998年在面上推广。经过全市各区县菜办、排滴部门的共同努力,至1998年底为止,全郊区在10个郊区县、国营农场原喷灌面积的基础上共发展滴灌23处,面积146hm2,投入资金约330万元,其中市补资金110万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受到了菜农的欢迎。
1、 上海发展滴灌的形式
上海是个特大型城市,全市人口达1300多万,历届政府十分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每年对菜地建设项目实行定额补贴,菜区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提高了菜区的抗灾能力。过去滴灌在上海郊区应用较少,只是部分从国外引进的温室中配备滴灌设备,其主要原因是平原河网化地区灌源来自河水,水中的悬浮物粘胶质含量高,含沙量少,易造成滴头堵塞,而现有的过滤设备难以除去,且目前城乡河道污染十分严重,水质条件差,在上海市郊菜地使用滴灌难度较大。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上海市郊滴灌建设,1997年3月首先在喜定区封浜园艺场开展了滴灌试点工作。滴灌工程是在原喷灌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利用原有机房和配电设施,将原来一台喷灌泵改为滴灌用低压泵,水泵型号为is65-50-160,配套动力为5.5kw,扬程为32m,流量为25m3/h,完全能满足封浜园艺场4.8hm2蔬菜用水要求。水处理部分采用三道过滤:第一道采用50m3/h的砂石过滤器;第二道采用3"的100目金属滤网式过
滴灌技术在上海蔬菜生产中的应用(王培兴)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3-12 14:54:50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5110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