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粗暴执法的成因及对策(朱白丹)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91下载283次收藏
 

[摘 要]执法人员粗暴执法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粗暴执法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粗暴执法 成因 对策 研究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国发[2004]10号),提出了十年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应该说绝大多数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都能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但少数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执法态度蛮横、言行粗暴并致人死伤的事件时常见诸媒体,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2008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行政执法机关中开展以“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执法教育活动,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是一项深得社会各届和人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行政执法领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仅就粗暴执法的成因、对策以及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文明执法谈谈个人的浅见,供有关部门参考,并求教于广大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同行。

一、问 题

行政执法人员粗暴执法突出表现在言语生硬、行为粗暴等方面,这是行政执法人员存在诸多问题中社会反响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

(一)言语生硬

行政许可、行政征收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方面,群众到行政机关办理审批事宜,遭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非常普遍。“四难”现象是许多行政机关的通病,面对执法人员的“话难听”,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颇有微词,但至多也只是抱怨;行政征收往往是行政机关“有求”于纳费人,因而执法人员言语生硬的表现相对较好。最让老百姓愤慨的,莫过于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的所作所为。许多执法人员驾驶巡逻车向群众大声吆喝,出言不逊,执法纠纷一般都因执法人员冰冷的言语引起,加之其态度蛮横、趾高气扬、盛气凌人、动辄训斥,常常引起当事人和围观群众的反感和厌恶。管理相对人稍稍表示疑义和申辩,执法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当事人不老实,是“刁民”,便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

(二)行为粗暴

湖北省人民政府效能建设暨“两项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的《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学习资料》中,选编了近年来发生在省内外行政执法领域的16起反面典型案例,执法人员打、砸、抢、烧无不涉及。发生在我省天门市的城管暴力执法打死打伤群众案、武汉市城管火烧农民稻谷案等,其粗暴执法行为令人发指。2008年1月21日,全国城管(执法)局长联席会议在北京就“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发表声明予以谴责,指出“粗暴执法、粗暴管理”是对法治精神的践踏,打骂管理对象是一种践踏人权的违法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同时宣布2008年将启动“全国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建设年”活动,树立亲民、文明、和谐的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

二、成 因

行政执法人员文明执法意识淡薄、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不讲程序,既有其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主观上的原因。

(一)执法理念错位

1、强权观念。在有些执法人员的思想深处,根本没有法治意识和人权保障意识,总认为“执法就是管人、执法就是罚款、执法就是创收、执法就是完成指标”,并抱怨群众现在法律意识强了没有过去好管,这些错误认识与“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理念严重背离。有些执法人员把自己当作法律的化身,惟我独尊。他们的家属、亲友或许就是下岗工人,也靠摆摊生存,按理能理解群众的疾苦。实际情况是他们不仅对群众缺乏起码的感情,而且以“走鬼”、“刁民”相称,下狠心、出重拳予以整治。实事求是地说,人民群众对加强城市管理是拥护的,反对的是那些执法人员滥用公权,粗暴执法的行为。

2、强压观念。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终究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一些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敌我不分”,甚至还常常抱怨缺乏公安部门拘留人的强制手段,极力主张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实行高压政策,配备盔甲、防割手套甚至装甲车等精良装备。实践证明,强硬的“鹰派”执法与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背道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粗暴执法的成因及对策(朱白丹)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