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国庆60周年献礼征文:菜羹香
改革开放三十年,北京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向现代化,“一夜之间的汽车城”,“地铁、高速、航空的立体交通”,“中国的硅谷”,“新奇建筑鸟巢、水立方、水上珍珠大剧院”,“规模空前的奥运会”,种种美誉加身之际,人们重新发现布衣暖,菜羹香,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最美的景致是绿地蓝天———人类亲近大自然的基因万年难改,生活在“钢筋水泥大森林”里又想返璞归真。
一群北京作家出访东南亚,时髦的话题也是生态环境和绿色食品。泰国作家协会主席素瓦•卡拉迪洛在欢迎会上夸耀曼谷水果,榴莲、荔枝、菠萝、椰子、芒果,一口气儿数了十几种,发誓请我们样样品尝。我也说出十几种北京的萝卜,心里美、大红袍、象牙白、鹅蛋圆、水蔓菁,如数家珍。只是难坏了翻译,他比划着说这又长又大的白萝卜形同象牙,大家鼓掌。而水蔓菁呢?他先说,这种扁圆的萝卜制作成酱菜水疙瘩,又软又面,没牙的老太婆喜欢吃,大家只笑不鼓掌。再说猪八戒也爱吃,西域国王款待唐僧师徒的斋宴就有金针、木耳、莴苣、蔓菁,这一解释更复杂了,幸亏猪八戒名扬海外,他爱吃的一定是好东西,大家热烈鼓掌。
隔年素瓦先生率团回访北京,白天游览颐和园,晚宴桌上就有一盘心里美萝卜雕刻的万寿山佛香阁。他惊叹不已,起身拍照,又问:“《红楼梦》里有没有关于雕花萝卜的描述?这幅照片可以带回去做插图。”原来他的兄弟他威•卡拉迪洛正在翻译文学名著《红楼梦》,难点是书中大量的诗词。有个真实的笑话,英译毛泽东诗词里,“我失骄杨君失柳”被直译成“我失去骄傲的杨树,你失去了柳树”。有人规劝他威先生节译,舍去诗词。然而他威本人就是诗人,坚持全译。他做了多年准备,包括支持自己的华裔妻子读完北京大学中文系,让她先把《红楼梦》诗词的意思讲透,再由夫君自己用泰文写成诗。我们为他威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叫好。至于盘子里的萝卜花,我说,色香味形器,是中华饮食文化的艺术统一,他威夫人攻读于北大,想必吃过这绿皮红瓤的心里美萝卜,它可以当水果吃,爱吃萝卜不吃梨,小贩吆喝的也是“萝卜赛梨啦!”
萝卜是北京人喜爱的菜。而菜,历来似乎并不显赫,难入典籍。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被毛泽东演绎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时差六百年,二人重视的都是粮。毛泽东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军事家都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口大省四川也有句名言,猪粮安天下。大概只有缺粮的时候才提到了菜,喏,糠菜半年粮。瓜菜代。饥民面带菜色。如今有个新名词,曰“菜篮子工程”,是北京的市长们必须抓紧的大事情。在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充足的岁月,北京人不分男女老少,又向大观园里的宝玉黛玉看齐了,惧肥厌甘,没有新鲜青菜怎么行呢?
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包括蔬菜。皇帝佬儿的餐桌上要摆40样菜肴,他当然吃不了,一样尝一口也吃不过来,只为了好看。原来好看也是好吃,乃有“秀色可餐”之说。吃不过来,派生了“滥竽充数”,可惜呀,《宰相刘罗锅》里的荔浦芋头不是也让乾隆爷吃得大快朵颐嘛。
北京建都855年了,是全国文化中心,然而蜚声中外的八大菜系里没有北京菜。我看就因为地处北纬40度,无霜期不足半年,四季供应鲜菜困难多多。
北京的蔬菜有粗细之分。细菜种植在园子里,“一亩园,十亩田”,说的是比粮田费工耗资,农艺要求甚高,由菜把式侍弄,
一群北京作家出访东南亚,时髦的话题也是生态环境和绿色食品。泰国作家协会主席素瓦•卡拉迪洛在欢迎会上夸耀曼谷水果,榴莲、荔枝、菠萝、椰子、芒果,一口气儿数了十几种,发誓请我们样样品尝。我也说出十几种北京的萝卜,心里美、大红袍、象牙白、鹅蛋圆、水蔓菁,如数家珍。只是难坏了翻译,他比划着说这又长又大的白萝卜形同象牙,大家鼓掌。而水蔓菁呢?他先说,这种扁圆的萝卜制作成酱菜水疙瘩,又软又面,没牙的老太婆喜欢吃,大家只笑不鼓掌。再说猪八戒也爱吃,西域国王款待唐僧师徒的斋宴就有金针、木耳、莴苣、蔓菁,这一解释更复杂了,幸亏猪八戒名扬海外,他爱吃的一定是好东西,大家热烈鼓掌。
隔年素瓦先生率团回访北京,白天游览颐和园,晚宴桌上就有一盘心里美萝卜雕刻的万寿山佛香阁。他惊叹不已,起身拍照,又问:“《红楼梦》里有没有关于雕花萝卜的描述?这幅照片可以带回去做插图。”原来他的兄弟他威•卡拉迪洛正在翻译文学名著《红楼梦》,难点是书中大量的诗词。有个真实的笑话,英译毛泽东诗词里,“我失骄杨君失柳”被直译成“我失去骄傲的杨树,你失去了柳树”。有人规劝他威先生节译,舍去诗词。然而他威本人就是诗人,坚持全译。他做了多年准备,包括支持自己的华裔妻子读完北京大学中文系,让她先把《红楼梦》诗词的意思讲透,再由夫君自己用泰文写成诗。我们为他威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叫好。至于盘子里的萝卜花,我说,色香味形器,是中华饮食文化的艺术统一,他威夫人攻读于北大,想必吃过这绿皮红瓤的心里美萝卜,它可以当水果吃,爱吃萝卜不吃梨,小贩吆喝的也是“萝卜赛梨啦!”
萝卜是北京人喜爱的菜。而菜,历来似乎并不显赫,难入典籍。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被毛泽东演绎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时差六百年,二人重视的都是粮。毛泽东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军事家都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口大省四川也有句名言,猪粮安天下。大概只有缺粮的时候才提到了菜,喏,糠菜半年粮。瓜菜代。饥民面带菜色。如今有个新名词,曰“菜篮子工程”,是北京的市长们必须抓紧的大事情。在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充足的岁月,北京人不分男女老少,又向大观园里的宝玉黛玉看齐了,惧肥厌甘,没有新鲜青菜怎么行呢?
民以食为天。这个天,包括蔬菜。皇帝佬儿的餐桌上要摆40样菜肴,他当然吃不了,一样尝一口也吃不过来,只为了好看。原来好看也是好吃,乃有“秀色可餐”之说。吃不过来,派生了“滥竽充数”,可惜呀,《宰相刘罗锅》里的荔浦芋头不是也让乾隆爷吃得大快朵颐嘛。
北京建都855年了,是全国文化中心,然而蜚声中外的八大菜系里没有北京菜。我看就因为地处北纬40度,无霜期不足半年,四季供应鲜菜困难多多。
北京的蔬菜有粗细之分。细菜种植在园子里,“一亩园,十亩田”,说的是比粮田费工耗资,农艺要求甚高,由菜把式侍弄,
作家国庆60周年献礼征文:菜羹香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7-15 09:09:40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3172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