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保险业财富浮沉60年
从1945年1月2日进入保险行业,到2004年12月31日从**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岗位上退休,乌老在中国保险行业里整整工作了60个年头。在这60年里,从旧中国的中资保险公司龟缩在外资保险公司的夹板中,到现在中资保险公司在和外资保险公司的同台竞争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新力。乌老的经历正是中国保险业的一个时代缩影。
“整个大金融,当时的**都是走在全国前头的”
抗日战争迫使乌老中断了在国立**商学院(现**财经大学前身)的学习,辗转求学于厦门大学。1943年,乌老来到了当时的“陪都”重庆,并在2年后进入当时被官僚资本控制着的国内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资源委员会保险事务所。“这家机构在当时中国的业务量是非常大的,几乎垄断了国内中资保险业务。”乌老回忆称,“不单单说保险,就是整个大金融,当时的**都是走在全国前头的。几乎所有保险公司的业务都集中在**,保险公司的总公司也集中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贡献率还是很大的。”
1949年9月,对保险业务已经相当熟悉的乌老参加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华东区公司的筹备,开始负责开展在华东六省一市中的保险业务,区公司设在了**,业务的发展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这种状况到了1958年和1959年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当时进入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就有观点认为,保险业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的保险业都被停止了。”乌老回忆道,但是由于**地区在过去一直都是保险业的中心,社会民众对保险业是有需求的,而且市民对保险业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的保险业一直没有停止。“当时的保险业务还是以企业财产保险为主,也有一些普及面较广的简易人身伤害保险。”
“我
保险公司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保险业财富浮沉60年
点击下载
本文2009-07-03 15:36:55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3060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