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业系统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农村旧貌换新颜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01浏览:2375下载184次收藏

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上,做为农业大国,她的土壤贫瘠,高山、沙漠、戈壁占去一大半的现状。使得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为百姓一日三餐的吃饭问题和社会的稳定犯愁,在史籍记载中饥荒年月的各种惨象,读后令人颤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各种改革和努力,如今13亿中国人丰衣足食。我们从中国的三次土地改革,诠释了中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的足迹。

    小村笼罩在春风中

    春节期间,记者借休假之机来到了吉林省的一个农村小镇,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在这巨变中中国共产党为农民农村所做出的艰巨的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记者来到了吉林省东丰县大阳镇白瓦房村,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与往日茅屋、土路、牧童的乡村景象不同是眼前的村街是笔直的水泥路,不时驰过小卧车、电动三轮车及摩托车。农舍是整齐宽敞的砖瓦房,窗台上摆放着的是常绿花草。院里有停放着的小四轮拖拉机、摩托车,院旁是装得满满的苞米楼,院子里跑的是呃嘎乱叫的鸡鸭鹅,门楣上的春联和地上的花花绿绿的纸屑遥相呼应,将一幅国泰民强、安居乐业的景象抒发的淋漓尽致。

    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家团聚了,所以,这个村子显得热闹非常。有开着轿子、打的和骑着摩托车来串亲戚的;有穿着崭新的衣服互相拜年的。一声“过年好”,就将一年的好收成全部渲染出来,给那些春联和红红绿绿的鞭炮的纸屑以喜庆的灵性。

    在和村民闲聊中,他们无不将这一切归功于党的“三农”政策,特别是2008年10月份召开的的“三中全会”中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呼声最高。他们说这是中国的第三次土地改革,这次改革将给农村、农民以最大的能量释放。谈到第三次的土地改革,就不能不谈到第二次、第一次土地改革。

    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二次改革和如今的第三次土地改革是没有可比性的。第一次土地改革和第二次土地改革只是生产资料的释放,生产力的释放也只是有限的。这次的土地改革才是生产力的最大释放。土地流转、自谋职业,真的是挣脱了一种束缚,使更多的人解放了思想,放开了手脚,有了用武之地。

    村党支部书记白连栋说:虽然平时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但我们这里的土地没有一处撂荒的,出去打工的人,家里没有人侍弄地的,就将土地转给亲戚或者村里人了。平时村里虽然看不到有多少人但到了春节,他们都回来过年了,就显得很热闹。我们这里除去那些出去打的,还有自己开商店、搞建筑、跑运输的。

    冬天是这种景象,到了春回大地,农田葱绿,特别是那樱桃园、桃园开花时,到处云蒸霞蔚,红灿灿的,十分迷人。

    第一次土改:梦圆“耕者有其田”

    说起土改,近代中国志士仁人,从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到伟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才实现了农民这个千年梦想。

    说起当年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杜老头似乎是不吐不快。他说,咱东北这疙瘩的地主和南方的那边的地主或许不一样,当然性质是一样的。力战这疙瘩的地主靠什么有了那么多的土地?一个是他们是先到这里,靠的是跑马占地、开荒占草而拥有了比后来闯关东的人更多的土地。什么是跑马占地呢?早些年,咱东北这疙瘩是荒无人烟,除了山、树、草甸子很少能见到人。或是山东人闯关东或是山西人走口,走到此处风这里的土地肥沃,于是砍树为柱、斩草做棚,就在这里过上了生活。他们在这里住下不久,就有后来者陆续来到这里落脚。先来的就突发奇想:我先来的这片地就属于我的,于是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来,骑上一匹好马,催马扬鞭,一天下来是凡他跌过的地方就是他的领土,后来者要想在此落脚,对不起先拿租金来,不然这儿就没有你落脚的地儿。这是一种成为地主的成因;另一种就是有一些人攻于心力,也肯下力气,几十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而又节俭,加上起五更爬半夜地劳作,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从别处借鉴来的“经验”——剥削——用最好的劳力,付最少的工钱,所以才有了一般人没有的土地和富裕。

    那些为人做长工的和“扛大活”的的人,也不是勤劳,也不是不肯下力气,或许是他们的机遇不好,或许他们有着好多不利的条件,所以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生产资料,只靠出力来换取金钱和生产资料,所以成了后来的贫雇农,他们这类人占了大多数。共产党夺取政权后,为了劳苦大众为了劳动人民耕者有其田实行了土地革命,从而摧毁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这次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免除每年交给地主的700多亿斤粮食的地租。从而极大地调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业系统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农村旧貌换新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