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财政系统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吃饭财政到公共财政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7-01浏览:2380下载275次收藏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县财政和经济实力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吃饭财政”到公共财政;从取之于民到用之于民,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而今,公共财政的阳光已普照龙乡大地的每个角落,改革成果惠及81万龙乡人民。

    前30年:一穷二白的“大锅饭”财政

    据县财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县财政体制执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制度。从1953年的“收支挂钩、多种比例分成”,到1979年的“收支挂钩、增收分成”,我县财政都吃着“大锅饭”。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和工商税。1958年至1962年,收入来源才起了重大变化,企业收入占了一定比重。

    据介绍,1951年,我县有了财政收入的记载,当年,我县财政总收入为3590553元。“那时,由于数字太小,年财政收入的单位还是‘元’。现在,早就用‘万元’了。”翻开县财政志,县财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财政志上,记者看到,1951年至1979年,我县29年的财政总收入为18957万余元。“这个数字还不如现在我县一年的财政收入。”该工作人员说。

    在建国初期,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此期间,我县财政支出主要是保证供给,人员经费本着维持最低生活水平,逐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财政系统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从吃饭财政到公共财政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