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某省三江沿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13浏览:2825下载298次收藏

**县为“三江”流径县之一,金沙江从**县西北部的**乡**村委会三江口村民小组流入县境,境内蜿蜒105公里,由**县西南部的**乡**村委会采怕落村民小组流往永胜县境。按照《**省政府扶贫办关于配合做好推进“三江沿线”扶贫开发研究工作的通知》、丽江市扶贫办《关于开展信贷产业扶贫及“三江沿线”扶贫开发研究调研的通知》要求,**县扶贫办成立调研组,于2009年元月10日至15日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调研结果。

一、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自治县成立后,**县委、县人民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扶贫开发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扶贫攻坚、新一轮扶贫等四个阶段,它使我县贫困乡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总体上基本实现了温饱目标。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22188万元(90价)增加到2007年的93457万元(现价),地方财政收入由1999年的133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0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424元增加到2007年的1076元。2004年至2008年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更为显著成果的五年,五年共投入财政专项资金7189.8万元,实施:1、村委会为单位重点村建设5个,村小组为单位省级温饱村建设6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市级安居温饱村建设13个,村民小组为单位省级整村推进村建设200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市级整村推进村建设15个,村民小组为单位市级整村推进配套项目村建设21个;2、茅草房、杈杈房改造2936户;3、科技产业扶贫五项;4、易地搬迁710户3200人;5、巩固温饱示范村建设2个;6、劳动力转移培训3600人;7、小额信贷1300万元,贴息65万元;8、新农村试点1个;9、市领导挂钩示范1个。通过以上项目实施,解决了5619户2.52万人用电困难,解决了3.27万头(只)牲畜、2.47万人饮水困难,解决了1.84万人通路困难,特困户2936户13505人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解决了710户3200人基本生存环境条件,新增灌溉面积1.2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72万亩,有3600名农村剩余劳力到外省、外州(市)、县务工就业,解决绝对贫困人口2.42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0.35万人。

总结五年来扶贫工作经验,主要有:

1、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地区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中心任务来抓。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提出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各级扶贫目标责任,层层明确任务,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2、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落实到贫困村、户,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坚持项目资金的年度审计、报账制。县、乡、村全面推行了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3、扶贫先扶智,切实搞好科教扶贫。在实施扶贫项目的同时,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培训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使项目区户均有1人掌握1—2项农村适用技术。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地制定扶贫规划、项目实施方案。

5、坚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协作参与,坚持依靠农民群众主体投入力量改变贫困面貌。成立了县、乡两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县乡各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形成了全县上下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真抓实干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到乡,科级领导联系挂钩到村委会,部门联系挂钩到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联系挂钩帮扶制度。在整个扶贫过程中,我们始终采取多种形式从思想上引导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最大限度地以农民群众作为投入主体实施扶贫项目,五年群众自筹(含投劳折资)累计5800余万元参与项目实施。

二、贫困基本情况及分析

纵向比,我县经济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横向比,我县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目前,全县贫困情况仍然十分突出。

(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076元,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16.59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达1.89万人,居住在已丧失生存条件的高寒山区、泥石流滑坡石山区人口3.5万人。

(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全县农村5.46万人、2.17万头(只)大牲畜饮水困难,4个村委会不通路,4个村委会不通电,625个村民小组不通路,648个村民小组不通电,2万余户特困户居住着危房、黄板房,中低产田地面积29.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8.89万亩的75%,水利化程度仅为33%,电视覆盖死角3万余户,电话普及率仅为7.6%,步班邮路1003公里。

(三)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基础建设落后

全县仅有1台彩超,6台黑白b超,病床每千人口只拥有1.57张。58个村委会无医疗卫生室。72个村委会无文化活动室。村小危房230间共18400m2。

**县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差,由此导致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落后,进而使贫困人口物质文化生活匮乏。

1、区位不优。**县北与四川省盐边、盐源、木里等三县接壤,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某省三江沿线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