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村级档案管理工作
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区档案局对全区行政村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区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的需求,也找到了档案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位置和突破口。笔者现就如何强化村级档案管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一初步探讨:
一、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档案意识淡薄。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村民的档案意识,扫除思想障碍,是强化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村民的档案意识尤其是村干部的档案意识薄弱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阻碍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根源。
1、与己无关。通过调查了解到,知道《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村民仅占少数,多数村民认为档案是为村干部和部分村民服务的,管理是村干部的事。村民主动利用档案发展经济、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就更差了,遇到问题时想不到利用档案解决问题。村级档案利用率不高,与村民缺乏档案意识有直接关系。
2、档案无用。多数村干部不仅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而且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觉得“档案袋里不出粮食”,不建立档案照样“一年又一年”。
(二)不注意形成档案,为日后的提供利用留下了隐患。
由于缺乏档案意识,村民在生产活动和村务活动中不注意形成档案 。一方面认为,简单的生产活动和村务活动无法形成或没有必要形成档案;另一方面,村干部工作制度不规范,在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过程中,存在着说了算,定了干,事情办完无档案的现象,美其名曰:“干部就是活档案”。由于没有形成档案,日后必然是无档可查,由此造成了重复劳动或无效劳动,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从而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我区白沙镇某村在解决某次林权纠纷时,经调解协商,当事双方达成了解决协议,但由于当时未形成材料,村两委会换届后,其中当事一方又将此问题翻出来要求解决,给镇、村两级组织的工作造成了相当被动。究其原因,与村干部尤其是村主要干部文化水平低有直接关系,他们干工作全凭脑子记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开会没记录,解决问题无记载,当时根本就没有形成档案,现在必然是无档可查,强化档案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档案缺乏系统整理。
一部分村历年形成的档案没有进行系统整理,有的甚至零乱、分散地保管在历任村干部家里,谁经手,谁保管,一人一只箱,一年一包帐,档案管理基础工作非常薄弱。
(四)不注意保管档案。
由于缺乏档案意识,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档案,使一些本来很有保管利用价值的档案随意销毁或丢失。有些村没有档案室,也没有档案专用装具,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用报纸包,或用纸箱、蛇皮袋装,或随意处理,缺乏安全保管档案的意识。
(五)档案利用工作薄弱。
1、室藏档案与农民利用档案的需求不相适应。
室藏档案满足不了农民利用档案的需求,是阻碍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又一个突出问题。具体表现是:室藏档案门类不全,结构不合理。从档案的门类上看,室藏全部档案中,会计档案、文书档案占了绝大多数,农业科技、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档案仅占极少部分。从现有档案的时间上看,九十年代以来的档案占80%以上,年代久远又有很高价值的档案几乎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村级档案管理工作
本文2009-06-03 11:13:19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