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大秘书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我市助学贷款的调研对策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09-06-02浏览:2164下载185次收藏

一年一度的高考过后,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贫困学子们能否依靠国家助学贷款进入大学深造?金融机构发放的助学贷款能否及时地发放到贫困学子的手中?往年发放的贷款能否安全收回?带着这些疑问**银监分局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一、**市助学贷款基本情况

  目前,**市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家金融机构发放过助学贷款,累计发放助学贷款3853笔,2392.6万元。其中工商银行55.7万元,农业银行144.9万元,主要为高校助学贷款;农村信用社2192万元,主要为生源地助学贷款。至2007年6月底,全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助学贷款余额498.2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07.1万元,原因是老贷款正常归还,新贷款还未到发放期。助学贷款不良余额3.7万元,贷款不良率为0.74%,与其他性质的贷款相比,不良率较低。

  二、助学贷款发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成本高、收益差,银行缺乏放贷积极性。目前**市辖区7家金融机构中只有3家办理过助学贷款业务,并且有一家银行在2003年就未再发放助学贷款,发放助学贷款的单位发放额也相对较低,与全辖的助学贷款需求相差甚远。原因是助学贷款的利润空间小,随着存款利息和准备金率的提高,各金融机构的存款成本相应增加,根据《**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执行,不上浮,而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我市助学贷款的调研对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