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长谈村支部书记如何在维护农村稳定中发挥作用
妥善调处农村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村级组织的基本要求,更是老百姓的热切期盼。村书记作为一个村的主心骨,如何将这种本领发挥好,做维护一方平安的守护神,谈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全面认识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现状,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把握调处纠纷的前提
家庭和顺,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依赖于我们村干部”说事解纠”的能力,村书记应以一方平安的守护神的姿态,挺身而出, 全面认识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现状,认真分析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是妥善化解矛盾的前提。当前农村基层矛盾主要有下几种现象:一是干部之间的矛盾。包括在职干部之间的矛盾,台上与台下之间的矛盾。围绕“权”和“利”,村两委干部之间在工作中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互不买账,班子软弱涣散,工作无法开展。少数卸任干部情绪上有失落感,逆反心理作祟,工作中对现任干部挑毛病、找岔子、遇事刁难,甚至煽动群众,拉帮结派搞分裂;同时,也有一些在任干部,不够谦虚谨慎,不注意团结卸任老干部,导致关系紧张。二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一是在职村干部不为群众办实事,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思路不活,办法不多;在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能力不强,群众大失所望,甚至反感;二是有的干部宣传政策不彻底,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不实,办事不公,引发群众与群众、群众与干部的矛盾。如各种惠农补贴不到户认真核对,检查灾情不到田块,造成惠农政策不能完全落实到群众的头上。农村低保、扶贫救济的发放,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认真评审,抠脑壳定人。村务、财务不公开,不按民主理财的要求办事等;三是有的干部以权谋私,为政不廉,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比如搞基础设施建设时,不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而方便自己;在农村低保、扶贫救济的发放上不实事求是,而是优亲厚友,从中谋利。群众批手续、开证明、盖公章,不拿东西不好好办,不请吃喝不好好办等。三是邻里矛盾。包括山界纠纷、田界纠纷、宅基地纠纷、通行纠纷、引水纠纷等,这类纠纷最多,涉及面最广,也最让人头疼,最易忽视麻痹。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种地积极性提高,对山林、土地资源看得较重,争田、争山、争水。农村居
司法所长谈村支部书记如何在维护农村稳定中发挥作用
本文2009-06-02 16:40:44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2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