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
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就业、收入、参加技能培训的意向等状况,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无技能者居多,就业稳定性差,农民培训与需求存在距离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宣传引导,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平等就业;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转移能力等办法,为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富裕农民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当前关注的焦点,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其实现途径是依靠工业化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依托城镇化促进农民向城镇集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促使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为进一步摸清农村劳动力状况,采取针对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我们组织力量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了解了概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1 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分析
1、1 农村劳动力性别、年龄结构
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男性占58.92%;女性95440人,在年龄结构中,35—49周岁是中坚力量。
1、2 文化结构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状况见表1。
表1、文化结构状况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比例
83.53%
15.65%
0.82%
由表可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53%;而大专以上的仅占0.8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这直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的进程,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1、3 就业状况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见表2。
表2、从事行业(产业)情况
从事行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其它
小计
未就业
比例
43.09%
16.73%
20.56%
19.62%
92.56%
7.44%
表中显示,就业人数占92.56%,而暂未就业仅占7.44%,比重较小,说明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有一份工作。从三大产业的结构分布中可以看出淳安县仍是农业大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占43.09%;第三产业占20.56%,说明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人数占有相当大比例,这可能与旅游业比较发达有关;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高,这与工业欠发达有关。
1、4 技能及培训意向情况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培训意向见表3、表4。
表3、技能等级情况
技能等级
初级
中级
高级
无技能
比例
3.50%
1.20%
0.10%
95.20%
表4、培训意向情况
培训类型
山核桃低改
蚕桑
茶叶
电脑
种植业
其他
无培训意向
比例
0.26%
0.11%
0.09%
0.09%
0.07%
2.23%
97.41%
表中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无技能(指没有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的占95.2%,而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占4.8%。无培训意向的占97.41%,这说明部分农村劳动力固守“面朝黄土背朝天”、“朝出劳作日落而归
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
本文2008-11-30 18:41:00发表“财经金融”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damishu.cn/article/109301.html